首页 国内 9天三上光明日报!今日头版!蹇锡高:做中国自己的高性能材料

9天三上光明日报!今日头版!蹇锡高:做中国自己的高性能材料

原标题:9天,3天,光明日报!今天的头版!高体西:做中国自己的高性能材料 资料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8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以“建高希:打造中国自己的高性能材…

原标题:9天,3天,光明日报!今天的头版!高体西:做中国自己的高性能材料

资料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8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以“建高希:打造中国自己的高性能材料”为题报道了我校建高希院士的事迹。

高体西:做中国自己的高性能材料

蹇锡高近照  吴琳摄

[光明参观著名艺术家]

一大早,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简·高希照常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虽然他已经70多岁了,但没有任何疲劳的迹象。“我经常告诉学生,做科学研究就是探索未知领域。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不要把科学研究当成一件苦差事,而是要面对困难。”高希笑了。

多年来,“天天开心”一直是简·高希的口头禅,周围的人都被他的豁达和豁达所感染。

简·高希出生于重庆江津,父母都是农民。面对黄土,面对天空,是苦涩而不言而喻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从小就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津开办了一所学校,剑进入校园,他的父母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文化知识,家庭生活慢慢改善。

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告诉学生只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改变国家的落后。什么是技术?年轻的简·高希知道知识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使每个人都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于是“长大后当科学家”的愿望萌发了。“倡导科学应该从娃娃开始。我尤其理解为什么我们应该提倡生活的‘第一个按钮’。”以自己的经历为例,简·高希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倡导和热爱科学。

1964年,简顺利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主修高分子化学工程。从那以后,他一直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和应用。

传统塑料的突出优点是重量轻,易于加工,而缺点是不耐高温。然而,许多高科技领域,如航空空和航空航天,都迫切需要轻质、高强度和耐高温的材料。严带着使命感投入其中:“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但只要你认清问题,解决问题,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科学研究的乐趣。”

在演讲中,闫从随身的背包中拿出几个黑色的样品部件,介绍道:“这是我研究的高性能工程塑料部件之一——采油用抽油杆扶正器。”当这些零件相互碰撞时,它们会发出类似金属的声音,但它们实际上是塑料制品。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部件确实花费了我很多精力,但他觉得很有趣,就像一个游戏。

据简介绍,这是一种基于新型塑料的复合产品,比普通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在250摄氏度的高温下可以使用一年以上。然而,以前用其他材料制成的同一产品的使用寿命只有3个月。目前,扶正器已在国内许多油田得到应用。

在享受科学研究的同时,一路取得了胜利。在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十五”863计划和省市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高体西率先成功开发了耐高温、可溶的含杂萘联苯结构的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是目前耐热等级最高的可溶性高性能工程塑料,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些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深加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核能、石油化工、环保等高科技前沿领域和民用领域。由于它们在高温下仍能保持高强度、高绝缘、耐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且成本相对较低,其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成就的重要价值也得到了肯定。2003年和2011年两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获中国专利金奖,2016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奖等。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在他获得的30多项发明专利中,有两项被评为中国人民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科技成果。

严说,他自己的科研之路从来不是坐以待毙,而是从实验室走到工厂再到市场,离开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发了10多个品牌的三个系列,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我们拥有年产100吨的新型高性能树脂合成中试基地,年产500吨的工程生产装置,高性能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深加工应用示范研究中心。年产2000吨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它实现了从开发、生产到应用的一站式开发,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

在简的领导下,他们的团队不断创新和发展,使中国在高性能工程塑料领域真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由于他的专利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外一些机构多次提出高价收购,但他一一拒绝:“一个科技强国可以立起国家的脊梁,我的科研成果可以为祖国的发展服务,这比什么都重要。”

“材料应制成材料,材料应制成工具,工具应易于使用。”建高希的目标从未改变:振兴民族工业,打造中国自己的高性能材料。

虽然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但简·高希仍然保持着斗志,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假期。作为一名40多岁的老党员,在他的党支部的“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你的使命”中郑重地写下了这样的话来重温入党的最初活动:“我入党40多年了,从来没有忘记过入党的誓言。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为满足国家的主要需要,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出我一生的全部力量。”

(记者吴林,通讯员苏克志)

这是我们学校在8月3日和8月7日两次被《光明日报》刊登后9天内第三次被《光明日报》刊登。

8月3日,第11版整版报道了钟万珍院士的事迹

8月7日,第八版报道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党员扮演了一只大雁的角色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负责编辑|周雪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060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