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习经典的基本要领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基本方法是必要的。通过恰当的方法,我们可以深刻理解经典的基本原理,把握经典的精髓,从而充实自己,获得智慧、信心和力量。
结合历史阅读。经典是历史的产物,而理论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是为了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和矛盾而产生的。每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都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相关的历史事件。经典作品与历史密不可分,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经典作品时,必须了解其酝酿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经典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相关人物和事件,以及经典作家的思想革命和理论创新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只有厘清这些,才能消除阅读经典作品的障碍,真正理解经典作品的历史必然性、观点的具体内涵和文本的本意,进而把握经典作品的普遍价值和当代意义。同时,结合历史研究经典作品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阅读原文。习主席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原著,学习原文,以及启蒙的原则。”无论对原著有多忠诚,这些书籍,如教程材料、参考资料和开发材料,都不能取代原著。恩格斯指出:“对于那些想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原著本身。”因为只有通过学习“原著本身”,“一些简短的阅读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不会迷路”。经典的精髓、精髓和灵魂都附着在原著的字里行间。只有认真研究原著,用心去欣赏,才能得到它的精华。经典原著的基本的、原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有时并没有在非原创的导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辅导阅读只是一个辅助“指南”。你真的想“上路”和“进入商界”,还是想读原著?读原著,从而获得“真正的经典”。
精读和深度阅读。由于思想、内容、背景和价值的深刻性,经典作品要求我们深入细致地阅读。经典作品的思想水平远远高于常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对难以理解?首先,经典是人类历史的遗产,其中蕴含着伟大传统的结晶,“这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自然就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其次,经典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引领一个时代的历史。因此,为了表达其革命性的思想和创造性的思想,经典在研究方法和表达形式上往往是折衷的。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当然不能指望轻松地阅读经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有时称之为读书。经典作品越难,需要的精读和深度阅读就越多,读者的精神和成就就越多。列宁说:“谁怕用功夫,谁就找不到真理。”只有通过精读和深读,我们才能读出经典的深刻内涵和蕴含的价值,掌握它们的地位、观点和方法。
仔细阅读,仔细思考。朱是宋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历来主张熟稔思维的本质。他在《读书精要》中说:“一般来说,你必须先读这本书,这样你的话才能全部从我嘴里说出来;经过仔细的思考,我可以让我的意思来自我的心,然后我可以得到它。”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要熟悉集约型思维。经典作品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读一两遍并不一定能读懂它们的真正含义。只有长时间反复阅读,我们才能理解它们,了解它们的内在细节。毛泽东曾在延安说过:“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已经读了一百多次了。当我遇到问题时,我会求助于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我只读一两段,有时我读整篇文章。每次读到它,我都有新的灵感。我写《新民主主义》的时候,《共产党宣言》读了很多遍。”读一百遍,其义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仔细阅读,我们才能知道经典的含义、原则和上帝。
联系实际读数。一个字不能练,一万卷是空的。学习经典,必须“以问题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更好地把科学思想和理论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研究经典作品的目的在于应用,必须联系社会现实、工作现实、生活现实和思想现实来研究。毛泽东曾经说过:“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并不神秘,因为它是和其他工具一起使用的,而其他工具是不使用的。”所谓“工具”,也叫意识形态武器,也是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必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经典也是如此,不仅要提高我们的知识和理论素养,还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时还要检查和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工作中的错误。当然,经典的运用并不全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更多的是将经典中的智慧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将经典中蕴含的深刻思想转化为开拓新时代的动力。
(作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