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倒闭、资金链断裂、从业者转行……旅游业放缓了吗?
如何用一句话描述今年的旅游业?
“它就像一座高层建筑,瞬间倒塌,被灰尘覆盖。”一位从业者这样描述它。
新皇冠肺炎爆发以来,旅游业一直是遭受重大损失的典型代表。幸运的是,目前,最困难的“黑暗时刻”已经过去。在一系列及时帮助企业的政策的加持下,旅游市场逐渐显示出复苏的迹象。做旅游生意的人都很期待,以及触底后的反弹。更加努力…
在困境下,谁开枪?
各地景点关闭,酒店歇业,在线旅游运营商的客服电话响个不停,大量导游被迫转行…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各种经营成本,如退路、薪酬、员工工资、场地租金等,随时可能成为压垮旅游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当许多旅游企业面临困境时,一系列帮助企业的政策就迫在眉睫。
1。文化旅游部:34.62亿元押金已退还
2月5日,文化旅游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将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给旅行社,暂退标准为已付金额的80%。
截至2月25日,全国39,000家旅行社中,共有35,200家提出暂时退还质量保证金。可退还保证金总额80亿元,已退还34.62亿元。
2。湖北省:提供1亿元救灾资金
湖北省出台了《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恢复和振兴的若干措施》,包括统筹安排1亿元缓解文化旅游企业的困难,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为员工周五下午和周末出行创造有利条件,对文化旅游企业给予品牌激励和资金奖励,促进湖北文化旅游发展。
3。陕西省:每位导游补贴1000元
陕西省对旅行社专职导游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就业困难补助,对各重点旅行社给予2万至22万元不等的补助。
4。云南省:“旅行券+补贴”[S2/]
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支持文化旅游业应对COVID-19肺炎疫情、加快转型发展的若干办法》,并推出了一系列营销活动、旅游景点优惠票、自驾游燃油补贴票等。
昆明推出了“消费券+文化旅游组合产品”。有了优待券,市民不仅可以在市内所有收费的A级景区和星级酒店消费,还可以享受温泉、自助用餐和购买文化创意产品。
5。安徽省:提供贷款支持
安徽省各市文化旅游部门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的沟通协调,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开展企业信用资格审查。金融机构与文化旅游企业之间存在“一对一”的供求关系,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及时发放贷款。
该政策的有效性如何?
北京迎月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健说:“质量保险临时退保可以在短时间内保障员工的保险和基本工资,缓解现金流压力,激励人心。”但是,他也指出,目前公司的支出仍然远远超过收入,暂时提取质量保险费仍然是杯水车薪。企业仅仅依靠政策补贴是远远不够的。
旅游企业用什么措施来自救?
有这么多困难,我该怎么办?什么都不做?当然不是!旅游从业者正尽力谋生。
1。在线旅行社:跨境实时递送
六人旅游网开始跨境销售护肤品,贾带着员工在各种平台上现场直播和带货。
“疫情对主营业务的影响太大了。有必要多走几步,开始新的业务。”贾表示,后期将规划护肤品和旅游产品的联合营销,实现双方客户的有效转化。该公司从4月中旬开始直播护肤品,一个多月的收入就超过了60万元。
与此同时,三年前推出的“六人游精挑细选商城”也弥补了今年疫情期间旅游业务的损失,每月收入约200万元。贾算了一笔账。6月份,商场、护肤品、旅游等各项业务收入近1000万元,经营压力有所缓解。
2。旅游公司:“全员营销”提高收入
湄公河旅游有限公司开展了“全员营销”活动,为所有员工提供了各景区和酒店产品的“内部价格”,所有员工都参与了营销工作。
所有的员工都投入了战斗,每个人都变成了推销员,这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在全体员工的营销帮助下,半个月内售出3842间客房,获得230万元的回报。
3。旅行社:控制成本,增加投资
迎月游旅行社已经撤销了其大型的对外营业场所,只保留了总部办公室,并停止向所有领导发放工资。在“节衣缩食”的同时,公司加紧开发京津冀周边游项目。
“尽管现金流面临压力,但今年产品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价格大幅下降,为工业投资提供了条件。”丁健表示,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有所好转,清明、五一、端午节和夏季旅游市场显示出行业复苏的动力。周边游率先恢复,省际团队游也有序恢复,因此要做好充分准备。
机票经济会退出吗?[/s2/]
流行病来袭,危机突然降临。我们突然发现旅游业是如此敏感。然而,没有必要抱怨、悲观和失望,因为旅游业绝不是脆弱的。
目前,市场已进入稳步复苏阶段,行业的稳定和复苏值得期待。数据也支持旅游业正在好转的结论。端午节假期共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同比恢复50.9%;旅游收入达到122.8亿元,同比增长31.2%。与清明节相比,恢复进度分别提高了12.3和11.9个百分点。
可以说,消费需求已经被唤醒,市场信心已经逐渐恢复。疫情也像一块试金石,经营结构和投资规模不合理的企业将很快被淘汰。从长远来看,中国旅游业不会走下坡路,但我们应该正视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投资过热低效、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机票经济等问题,认真反思和重组产品构成、运营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以更稳健的步伐迎接未来的挑战。
如今,有些人悲观地认为“中国旅游业很难回到过去。”事实上,回到过去没什么。当你重新开始,也许风景会更加美丽!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