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上海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303亿美元,同比实现正增长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服务贸易博览会)将于9月4日至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周兰表示,2019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843.8亿美元,约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十三五”以来,上海服务出口年均增长4.5%,服务贸易逆差逐年缩小,国际竞争力水平稳步提升。
2020年上半年,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肺炎给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数字化加速发展等新机遇。
2020年上半年,上海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303亿美元,同比实现正增长。同时,上海被选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第三轮试点地区。
在重点发展领域,上海的专业管理与咨询服务、电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逐渐成为上海服务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占上海服务出口总额的60%以上。
与此同时,上海市场参与者的能量水平也有所提高。2019年,上海服务出口百强企业中,79家服务出口年产值超过1亿美元,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跨国公司和大型运输企业的地区总部外,R&D生物医学、文化旅游和金融服务企业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此外,上海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区域发展模式。上海推动浦东软件园成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推动徐汇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上海还根据《上海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认定管理办法》,确定了一批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项目,建设了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和16个专业园区。
此外,上海公共平台的功能不断增强,体系日益完善。上海支持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出口基地(上海)、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海上中医药”国际医疗卫生服务平台等30多个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对整合共享资源、提高创新服务效率、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上海建立了全球服务贸易促进联盟,吸引了来自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机构成员加入并构建了全球化促进网络。在上海开展一系列海外服务贸易活动,成立海外服务贸易促进中心(布鲁塞尔),在上海举办海外服务贸易展览(比利时站)。上海和伦敦之间的服务贸易合作被列入《关于建立中英服务贸易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为服务贸易编制和发布了九个海外主要市场拓展指南,包括南非、匈牙利、以色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西、波兰、印度尼西亚、德国和巴拿马。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服务业的开放是最重要的。近十年来,上海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已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0%以上。
今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1992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开业,成为国内商业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标杆。
2001年,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展览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立,成为当时亚洲展览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展览场馆;
2015年,中国首家中外律师事务所合资企业——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和北京芬迅律师事务所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法律服务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2016年,mainland China第一个迪士尼乐园在上海开幕;
金融业开放以来,中国第一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和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相继在上海成立。
2018年,上海率先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办法(负面清单)》(2018年),系统梳理了中国法律法规对境外服务和服务提供者采取的特别管理措施。制定并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办法》,率先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019年,上海出台了《上海新一轮服务业拓展开放的若干措施》,在七大板块实施了40项服务业开放措施。《关于扩大和开放服务业的40条》主要涉及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科技创新、物流运输、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并提出了40项对外开放措施。
上海是中国第一个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省市:支持成立中国第一个服务贸易行业协会——上海国际服务贸易协会(1996年),全国商业系统第一个服务贸易办公室(1997年),第一个发布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4年至今),主办第一届中国服务贸易会议(2007年),并与商务部签署共同推进上海
上海还率先建立了全国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服务贸易专项基金,编制了服务贸易中长期规划,推出了服务贸易促进指南目录,对服务贸易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2016年,上海被选为中国首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18年继续被选为第二轮深化试点。
在过去的四年里,上海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取得了许多成果,16个实践和制度创新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推广。
周兰表示,上海将以新一轮试点为平台和突破口,全面推进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和创新,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在稳定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中的作用,更有效地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