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们的小康生活,罗绮也是一个养蚕人——云南一个偏远的边陲村落,经营着一个小康社会
新华社昆明9月5日电:罗绮报道的那个人也是养蚕人——云南一个偏远的边陲村庄正在建设小康社会
新华社记者强子,胡超
在中缅边境,一万亩绿色桑树在阳光下生长,郁郁葱葱。
董宝,一个49岁的景颇族男子,正在桑园里忙碌。他想及时收获新鲜的桑叶,喂蚕棚里的小蚕。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种植甘蔗和水稻,经历了吃不饱、穿不上暖和的衣服、住在茅草屋的艰辛。在过去的三年里,他种了桑养蚕,不仅收入翻了一番,还盖了新房子,买了辆车。
董润岳所在的云南省龙川县巴龙镇满本村,是一个拥有52户236人的景颇族村,其中21户69人的贫困户办了一张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董润岳的祖先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以狩猎和刀耕火种为生,直到20世纪末才搬到满本村。
董润岳告诉记者,从山里搬出来后,村民们在茅草屋里呆了很长时间。直到2006年,村民们才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用泥土和木头建造了砖瓦房。2014年,国家启动了精准扶贫工程,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建起了新的砖房,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
“最大的变化是行业。”董润岳说,大米和玉米勉强够吃,没有钱可以赚。近年来,政府鼓励村民种桑养蚕,每个人的收入都突然增加了很多。
据巴龙镇党委书记董桥介绍,自2017年以来,在上海市青浦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满本村已种植桑树500多亩,连年丰收,村民们也进入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满本村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养桑养蚕。\”起初,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敢养蚕,每个人都害怕浪费时间.\”董乔说,为了安抚群众,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巴龙镇党委和政府派党员干部到村里宣传蚕桑产业扶持政策,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在田间进行培训,教村民种桑养蚕。
董润岳告诉记者,在桑树育种的第一年,每亩桑叶可以培育一个蚕种,平均蚕种45公斤。最低价格为每公斤36.8元,一个蚕种的平均收入为1656元;从第二年开始,每亩可以种两个蚕种,平均每亩收入约3300元。今年,他家种了16英亩桑树,估计收入超过5万元。
满本村的每一户人家都参加了种桑养蚕。截至2019年底,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26元,成功脱贫。
机器轰鸣,银线穿梭…在德宏郑新实业有限公司离满本村不远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拉电线和排队。在仓库里,蚕丝被、蚕沙枕、丝绸包等产品琳琅满目。
景颇族妇女杨敦玲每天在车间工作8个小时,月薪3400元,外加每年3000元的地租,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车间建在村子的边上,你去上班的时候它就在门口。”杨对凌雅说道。
“目前,公司正全力规划和发展‘蚕茧-缫丝-丝织-印染-丝绸产品’产业链,提升深加工能力,夯实产业基础,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郑公司董事长说。
养蚕业的深远影响仍在继续。董乔说,群众栽完桑养蚕以后,每年要工作8个月,要细心照料,注意卫生,这就鼓励了群众更加努力地工作,激发了群众求发展、勤工作的内在动力。
满本村的“破茧成蝶”只是一个缩影。龙川县作为一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把蚕桑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引擎。目前,全县有桑树种植面积5.1万亩,养蚕户5000多户,蚕桑产业总产值近5000万元。
过去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宋诗《蚕女》中有句话:“昨日入城,泪如雨下。在罗微被报道的人不是养蚕人。”如今,董带着蚕丝被、蚕沙枕头和其他丝绸制品到处跑。“被罗绮覆盖”不再是一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