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刀切”,煤改气能让企业“顺畅”“|新京报快速点评
无论是应对企业的困难还是上级的规定,无论是忽视地方资源禀赋的差异,无论是行业的需求还是企业的生死存亡,都迫切需要回到科学规范的轨道上来。
▲一陶瓷厂已实现煤改气的供气管道。受访者供图
文|任然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广东佛山陶瓷产量占全国的1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近40%。然而,据《新华日报》报道,近期,佛山、清远等广东省主要陶瓷产区的许多陶瓷企业将因“煤改气”的最后期限而感到压力,或者因气源保障、气价波动等困难而“喘不过气来”。
据报道,尽管陶瓷行业“改煤为气”的呼声不可能“一刀切”,但在一些地方,加码和强力推广的做法仍在蓄势待发。今年6月以来,清远、肇庆发生天然气断气事件,造成数十家企业严重亏损,威胁陶瓷产业链安全。
毫无疑问,在“一刀切”的煤制气要求下,当地陶瓷企业正面临着现实的压力。
例如,一些陶瓷企业害怕恢复生产,因为他们担心煤改气后生产成本上升。一些大力投资煤制气的企业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由于天然气价格高企,燃料成本飙升,导致产品在市场上丧失竞争力;二是由于气源短缺,供气不畅,许多地方天然气供应被切断,使企业生产中断遭受重大损失。如果一个企业的6条生产线因供应中断而损坏,损失超过195万元。
类似的现象并不存在。例如,2017年,华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高邑也因“气荒”而大规模关停陶瓷企业。在今年疫情防控和加强“六保”、“六保”工作的背景下,更有必要重新审视和纠正“一刀切”的煤改气做法。
把煤变成气体的目的是减少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换句话说,它只是一种治理手段。然而,一些企业因煤改气而面临的各种压力的症结在于对“为目的而改变手段”和“为改变而改变”的怀疑。例如,许多陶瓷企业报告说,相当多的企业的煤制气生产已经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在此前提下,煤制气仍然是统一要求的,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已经受到质疑。
事实上,遵守环保法规和达到排放标准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生产燃料的具体选择是企业的自决问题,政府不应完全干预。
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呼吁的那样,政府部门的职责应该是逐步提高环境排放标准,而不是强迫企业将煤全部转化为天然气。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应给予企业选择使用何种燃料的自主权,并将其返还市场。
从现实来看,煤改气的一刀切确实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有过度干预的嫌疑。
许多地方不仅要求企业更换燃气,还限制具体的供气方式。比如,陶瓷企业不允许建设气化站和瓶组站,这直接威胁到燃气消费的稳定。
此外,在配套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定期更换燃气受到限制,这也增加了企业的压力。例如,一些地区的总供气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正常用气需求。然而,不明确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扩大了不同地区企业生产成本的差异,加剧了生产区域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事实上,鉴于实施煤制天然气过程中的偏差,有关部门早就颁布了\”禁令\”,禁止\”一刀切\”的做法。
例如,去年7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征求了《关于解决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煤改气”、“煤改电”等意见,明确提出“煤改气”不会“一刀切”,强调各地可以按照“气宜、电宜”的原则自主选择“煤改气”或“煤改电”。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下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降本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要避免和纠正“一刀切”的去煤化政策;引导各地根据需要采取上下游联动,尽可能降低非住宅用气成本。
显然,“一刀切”的煤改气方法,无论当地资源禀赋、行业需求和企业生死,都需要回到科学、规范的轨道上来。
目前,一些地区把煤改气的期限延长了三个月,但从根本上讲,要回到煤改气的初衷,摒弃“一刀切”的思想,真正因地制宜,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这样企业才能顺利发展。这也是“理顺产业循环,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的应有之意。
□静止(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