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动”起来的教师 “稳”下来的教育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动”起来的教师 “稳”下来的教育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感动”老师“稳定”教育 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个6米长的课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老师的名字,教学点,课程。\”这使我们…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感动”老师“稳定”教育

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个6米长的课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老师的名字,教学点,课程。\”这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一目了然.\”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龙城校区校长王旭升指着课程表笑着告诉记者。

这个课表的作用是合理分配任务给龙城学区的100多位老师,让全镇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均衡的基础教育。在课程背后,是秦安县为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而形成的工作理念。

秦安县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像很多地方一样,这里山村的小规模学校一度面临破产。以龙城镇为例,2015年全镇有2所初级中学,5所完全小学,12个教学点。分布点多,班级小,办学条件差异大。85%的中小学和教学点分布在山区,师资力量不稳定,教育质量低下。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秦安县提出了“资源共享、联合互动、集中住宿、旅游教学”的理念,并于2015年8月建成了集住宿、办公、管理为一体的龙城教育园区。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学生的“日常”变成了教师的“走着教”。中心小学根据学校分布和学科要求,与全镇所有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建立互动协会。所有小学的老师都集中在园区统一住宿,老师“走教”统一接送。所有学校的课程都是由公园安排的。为此,龙城教育园区规划了四个教学步行区,确定了四条教学步行路线,并为每条教学步行路线提供了专用汽车。同一个学科的老师可以给很多学校的学生上“走教”课。

这样,住在山里的孩子就不必长途跋涉到镇上学习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让孩子回到家里上学。距离龙城镇最远的赵山教学点,前几年只有4个学生,现在已经涨到40个了。

新的教学方法也大大降低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成本。王旭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偏远山区教学点的学生被撤并到大型小学。每天接送387名学生上下学,需要校车14辆,每天4200元。现在不用接送老师,需要4辆校车,每天1200元,比接送学生少3000元。每年上学时间按200天计算,一年能省60多万。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于学校硬件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师来说,新的教学方法也让他们的心更加踏实。龙城学区的老师以前都是在小学待很久的。有些学校地理位置偏远,学生少,办学条件差。教师宿舍极其简陋。每天放学后,只有老师一个人留在学校。

教育园区建成后,将为镇上150多名教师提供教师公寓。老师可以和家人在一起。秦安县张沟中学的英语老师常琳迪是这项倡议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以前只能住在村里的教学点,每个周末回家一次,和家人团聚。“现在,我们家住在公园里的老师公寓里,他们可以在下课后回家看望家人,所以他们的担忧更少了。我扎根农村教育的心更坚定了。”常林迪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宇琪袁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395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