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破坏中美教育交流是荒谬不合理的不诚实
9月1日,行人在美国纽约的一所公立学校外行走。同一天,纽约市长德·布劳西奥宣布,原定于9月10日重新开放的纽约公立学校系统已经推迟。
图为7月14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拍摄的哈佛大学校园。
一些美国政客为了污名化和遏制中国,把反华舆论战烧到了教育行业,不断干涉和阻挠中美正常的教育交流。最近,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她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关闭中国所有大学校园的孔子学院,并指责中国渗透美国学校;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要求中国留学生出境,部分美国学术机构和大学对中国留学生采取歧视性做法;等等。这些极其错误的行为,在中美建交40年来是罕见的。
蓬佩奥等人在教育行业制造的反华氛围,不仅严重干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不符合美国自身的根本利益。就像许多美国公司和地方政府一样,许多美国学校和学术机构继续促进与中国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互利共赢。美国一些政客对中美教育交流的干涉和阻挠,在两国都不得人心。
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给美国教育部门造成了巨大损失。蓬佩奥等人这次阻挠和破坏了中美正常的教育交流,是一种极其短视的行为。中国的教育和对外开放是巨大的,中美教育交流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但中国留学生给美国高等院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一直是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连续10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以2018年为例,美国有37万中国留学生,占美国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2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美建交40多年来,已有33万多名美国学生来华学习,中国已成为美国学生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中美人文交流广泛深入,教育科研交流合作卓有成效,每年中美人员往来超过500万人次。
美国的科技进步离不开中国的智力资源。比如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来自中国的人才供给密切相关。据美国保尔森基金会下属智库“凯尔·波罗”(Kyle Polo)今年6月中旬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报告显示,中国高校为美国研究机构培养了近三分之一的相关人才。哈佛商学院商业管理教授威廉·克尔(William Kerr)在他的著作《全球人才的礼物》(Gift of Global Energy)中介绍说,美国超过10%的发明是由中国科学家创造的。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中美互为最大的国际合著论文,相互依赖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对孔子学院的压制更是荒谬不合理。世界上有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国文化协会,英国的英国文化协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意大利的但丁学院,葡萄牙的卡蒙斯学院等。,所有这些都是旨在促进母语学习和跨文化理解的常规操作。面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都有着极大的需求和热情。正是这样一个大家都爱的组织,成为了美国制造的反华舆论的目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国际理解教育,主张年轻一代应该理解、尊重和分享多样文明。我从来没有想过,几代人之后,一些美国政客会煽动仇恨和排斥。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我希望美方表现得像一个大国,如果不能在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至少会减少混乱。
蓬佩奥曾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全盘否定中美关系”的言论,还厚颜无耻地说美国是全世界的“自由灯塔”。现实是,美国以制造谣言、煽动仇恨、搞单边主义、大规模退出集团而闻名。现在连离经济政治竞争最远的教育和人文交流领域也没有幸免。众所周知,公派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政府间的交换协议,美国驱逐中国公派留学生可以说是无视国家百年美名,全面损害美国软实力,长期战略损失难以估计。因此,美国政府显然需要恢复理性思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做更多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正确认知、更加友好合作的事情——这有利于中美和世界的共同长远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中美之间互利互惠、根深蒂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蓬佩奥和其他国家无法分割的。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差异和分歧,没有美国政客叫嚣的那么大。我们应该对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巨大而长期的共同利益抱有信心。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教育规模庞大,是名副其实的“人力资源大国”。深挖它的内在潜力,锻炼它的内功,就足以在未来稳扎稳打,影响深远。中国基础教育的扎实可以说是全世界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使8亿多人脱贫,更多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在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迅速缩小。
在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各国携手克服困难。与此同时,中国教育部明确了中国深化和扩大与其他国家在教育领域互利合作、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基本方向,明确了支持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创建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自信、自信、旺盛生命力和大国作用的体现,也是全球稳定和长期改善的持续动力。
(作者:王,中国教育科学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