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业带动扶贫
阿勒泰山的雪景壮观,吐鲁番盆地的瓜果芬芳,伊犁河谷五彩缤纷,喀什古城唱得旋律优美,新疆辽阔的土地充满了如画的美景和宁静的天气。
自第二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随着党在新时期治理新疆方略的深入人心,新疆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今天,新疆已有292.32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钱包鼓鼓的,各族人民的收获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脱贫致富靠产业支撑
干净整洁的饲养车间里,各种各样的肉羊有序地排成一排,许多心急的小羊干脆把头伸出栏杆,叫饲养员喂。24岁的穆塔利夫·托赫提鲁齐(Mutalifu Tohetiruzi)拿着一袋饲料走进车间,弯腰将饲料均匀地倒入槽中。
穆塔利夫出生在和田市玉田县的一个小村庄。初中毕业,工作早,打了很多年零工。2018年11月,在村委会的介绍下,来到玉田县穆加拉镇多产羊养殖场当饲养员。
经过近两年的学习,掌握了饲料营养和肉羊育种的技术知识。村里的贫困户把政府发放的羊交给他管理。现在的穆塔立夫除了每月领2500元工资,还可以靠养肉羊赚取收入,年均纯收入55000元,从而摘下贫困户的帽子。
和田地区有21个肉羊养殖场,由天津食品集团管理,是天津对口支援新疆的重点项目。目前,肉羊区域养殖服务和管理规模达到63万只,直接就业1959人,年人均工资收入1.8万元,直接帮助6321户贫困户稳步脱贫。
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上,越来越多像穆塔利夫这样的年轻人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要归功于工业扶贫政策。
关键项目推动就业脱贫
“想发财,先修路”。为了打通南疆铁路最后一公里,和田至若羌铁路工程(河洛铁路)全面展开。
新疆9月份,沙子里感觉到热浪。肉孜买买提·武布利卡什姆正在使劲拧铁轨上的螺丝,汗水流进了他的眼睛,但是已经来不及擦了。
肉孜买买提是罗浦县行归镇阿瓦提村的一名村民。今年中铁北京工程局和若铁工程开工时,他来工地打工,平均月收入4500元左右。他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赚更多的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33岁的若麦蒂·斯莱德有一个更长远的计划:“项目总有一天会完成,不会有工资。我会用在工地学到的技术回老家承包一些建筑工程,养家糊口。应该没问题!”
这个项目不仅改善了民生,而且促进了当地人民的就业。自项目启动以来,罗浦当地工人参与了项目建设,42名当地工人参与了防砂附属工程,包括20户贫困户,64名当地工人参与了路基防护附属工程,包括29户贫困户,为当地扶贫做出了贡献。
该项目的工会主席郑守强说:“河洛铁路是人民增加收入和走向繁荣的扶贫之路。它不仅是南疆人民离开新疆的便捷通道,还可以快速将南疆各州的产品运往内地销售。”
在荒芜的沙漠中,铺设铁轨的机器正全速运转,发出巨大的噪音。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满载旅客和货物的列车将驰骋在南疆大地,给南疆人民带来幸福和希望。
采取更多措施摆脱贫困
在政府扶贫搬迁政策的帮助下,和田地区皮山县萨伊巴格村的Abulimiti Wushur一家搬进了该县新城区何家新村的搬迁安置点,告别了生活了15年的八子坊(红柳枝编成的栅栏上沾满了泥土)。
“新房子是两室一厅,80平米。还分了一个80平米的羊圈,一个480多平米的大棚,3亩地,收入稳定。”Abulimiti Wushur高兴地数着。他还用自己的技术在县城开了一家理发店,每月增加收入约3000元。他的妻子布韦坚·奈提·阿卜杜勒泽曼并没有闲着。搬迁后,村里给她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她在新村的公共区域打扫卫生,每月能拿到1500元的工资。
“以前收入不稳定,担心自己供不起孩子上学。现在小女儿在伊犁上大学。我每个月能给她1000元生活费,她就能安心上学了。”说起女儿,布韦简·奈提·阿卜杜勒泽曼露出灿烂的笑容。
共有2947人迁入Abulimiti居住的皮山县何家新村597户,1165人就近转移就业,实现了至少一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条件的家庭稳定就业。现在,2019年,拆迁户人均收入达到8259元,实现了“搬迁、稳定、就业、脱贫、逐步富裕”的目标。
2019年,新疆“十三五”规划提前一年完成,4.0146万户16.94万人迁入新居。自治区还大力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贫困户安全住房全部建成入住。
(采访小组成员:胡姜澜写作:姜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