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做决定,还要做决定,动作“快”
来源:解放日报
9个多月前,人们达成共识,2020年将是上海的“快”年——关闭“十三五”规划、“五个中心”支付账户、稳定增长非常重要。在很多方面,城市已经感受到了“不能等,不能慢,不能坐以待毙”的紧迫性。
时隔九个多月,我们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冲击、停工、重启、恢复,应该对“快”字有更深的理解。2020年,只剩下不到三个月了。这80天,既要完成十三五规划,又要做好十四五规划,力争最大限度地“挽回疫情耽误的时间”。最初的“快”要求无疑需要再次提速。
当然,上海追求的速度从来不是为了速度。快不是这个城市的基因。在过去几十年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不仅仅是经常被世人称道的日新月异,还有背后清晰而有远见的战略判断。很多人评论说,上海的做事风格相对稳定,“务实但不张扬”,一切都是“要么不做,要么做得最好”,可以称之为融入城市根基的一种文化基因。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毫无疑问,这样的稳扎稳打的定力还是需要的。对于所有重大事件来说,“有计划地行动”才是“望目无惧浮云”,才能“乱中飞,静中静”,这是历史反复积累的经验。但同时,“随计划而动”既有“定”的一面,也有“动”的一面,不能“慢慢动”,更不能“不动”——在“不能等,不能慢,不能坐以待毙”的这一刻,更要强调“随计划而动”。
“制定计划,迅速行动”绝不是淡化“制定计划”,更不是“制定计划”。相反,对长远的眼光和格局只会有更高的要求。“十四五”计划的编制正在紧张进行。这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世纪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然后利用这一势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世纪的目标迈进。做好规划,一定程度上要“跳过五年,看五年”。要立足中长期战略布局,从更长远的未来反思当下。
最近上海重点规划新城建设,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开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很多都是基于长远的前瞻性思考。相当多的问题可能不会马上有确切的答案,但如果现在不思考,将来可能会失去主动权。另一方面,具体问题“确定”后,实施必须具有“快速行动”的效率——只要框架建立,时机成熟,就需要立即行动;一些大方向已经明确,具体措施有待完善和细化,不能掉以轻心。可以同时实践、探索、优化、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时间空消耗,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不进则退,进得慢也退”。没有思考就没有未来,没有思考和行动就没有未来,甚至失去现在。能否把握住“定”与“动”的辩证法,将影响到项目落地和近期的经济走势,也将影响到一个城市在遥远的未来的创造力、抗压能力和持久的驱动力。在今年年初的第一次全市性会议上,市委书记李强曾经说过:“动作快,效率高,就有主动权,否则就没有机会了。”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出现了“一年不变,三年巨变”的特殊时期,呈现出分秒必争、驰骋沙场的特殊势头。今年,当我们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时,这是一个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特殊传统。
整个城市协调高效的“快速移动”,自然需要高质量的环境支撑。一年多前,人们盛赞特斯拉Speed创造的奇迹,期望它在更多方面成为辉泽的“上海速度”。秘诀不仅在于艰苦创业,还在于制度创新、简政放权、不断优化经营环境。2020年的最后一刻,经历过多次考验的城市,应该更善于把握这样的别出心裁。至于具体事务的推进,尤其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干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场景,更需要时刻把握那两句话——敢于踩油门而不是盲目踩刹车;积极设置路标,而不是拼命设置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