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高一新生使用新教材:总学分144分,体育为必修
南方+客户端10月28日报道,同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方案》),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年修订,2017年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高中生在完成相应课程规定的学习学时并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毕业前总学分达到144。
普通高中有三种课程
早在2018年1月,教育部就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及14项课程标准(2017版)》。随后,广东启动新高考改革,明确2018年和2019年高中新生申请现行课程计划,使用现行教材参加新高考;2020年秋季学期,从高一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根据《纲要》,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修和选修三种类型的课程组成。
其中,必修课是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设置的,是学历层次资格考试的课程内容,所有学生必须修完所有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入学考试的需要设置;选修课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和办学特点开发设置的,学生选择自主学习。
普通高中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美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鼓励学校为开设第二外语创造条件。
“必修课统一安排,选修必修课由学生根据专业学科指导方针、兴趣爱好和高校毕业学分自主选择。选修课包括广东地方综合类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提醒,学校要开设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美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当指定课时完成后,如有必要,可以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时间,但科目的总教学时间应保持不变。
毕业前总学分达到144
高中生在相应课时内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根据《建议》,学生在三年内获得88个必修学分,选修必修课不少于42个学分(其中,参加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和被选为学术水平选修考试的科目的学生应完成。全额信用额度;对于不选考的科目,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修一些模块,选修课(包括各科选修模块和特殊教育)不少于14学分,毕业前总学分144。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和入学考试的需要,选择更多的课程,获得更多的学分。
其中综合实践活动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调查等。,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研究项目或项目设计,主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劳动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四个学分与通用技术选修必修内容和校本课程内容相协调;校本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修必修基础上设计的课程不少于8学分。
\”建立和完善信用识别和管理体系.\”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学习的学分由学校决定。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学分认定的指导和管理。学校要制定具体的学分认定办法。学分认定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课时和学习成绩,符合课程标准或相关文件的要求。
必修学分安排在体育和健康的整个过程中
高中每门课的学分应该在什么时候完成?根据该计划,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农忙假期)。每周35课时,每课时45分钟,18课时1学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已完成高一必修学分(其中外语已完成本学年四分之三必修学分),思想政治、物理科目已完成高三上学期必修学分。完成规定学分后,所有学科开始提供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这两类课程可以在满足毕业所需学分的前提下,根据本校情况灵活安排。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必修课可以单独开设,也可以平行开设,也可以交叉开设。建议在高一或高二开设,或者跨年级开设,高三只开设选修课。美术可以代替音乐和美术,具体科目由学校决定。必修学分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部分选修必修课)建议在高一或高二开设,甚至跨年级开设,高三只开设选修课。
\”体育和健康在高中的三年里安排必修学分.\”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提醒,要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的差异,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创新教学和科研方法,注重教学效果,促进普通高中多元化和特色化优质发展。
“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来源:南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