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决世界难题,中国靠什么?
如果你问11月初的世界,哪里最吸引眼球,答案一定是中国上海。
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典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装饰这座山更好。”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
浦东新区是上海对外开放的前沿,用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中国1/80的GDP。
浦东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其飞跃是中国创新发展的缩影。中国不是在不断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吗?
中国靠什么创造奇迹?答案也许可以从十月底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找到。
全会发布了“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草案。当全世界都在寻找确定性时,中国按计划以同样的速度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规划”这个词的背后,或许可以看到中国的力量。
今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约瑟夫·奈出版了一本新书《道德重要吗?》
2020年,自然灾害袭击了我们。但有些国家无视疫情,各自为政,造成人为灾难。用上面这本书的书名来概括比较合适。
在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刺激手段来维持经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格莱斯(Joseph Stig Glise)最近发表的《美国真相》(American Truth)中,确切地论述了:关注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
中国对全球困境的答案是什么?
如期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回答了这样一个命题。
全体会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将对未来5至15年产生影响。两万多字,回应所有人的关注。
首先要读的是题目。提案草案中有这样一句话:
五年前,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
看清这条线索,就能看到中国发展的大战略和大方向,就能理解这份建议稿12大部分的排列顺序,就能理解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放在首位的考虑。
有趣的是,连日来,谭珠在钓鱼台出席中国发展论坛,著名跨国企业的主旨发言大多是科技创新和开放式合作。
这样,新的发展观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今年新闻中最热门的词汇和新的发展模式。
上半年新的发展模式是以国内流通为基础的。扩大内需意味着“共享”是新发展模式的前提。
提案草案中有四句话非常引人注目:
蛋糕应该分配得更公平。蛋糕,也要做大一点。怎么做?
“创新”首先对应的是“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
这就是为什么该提案特别提到:
强大不是和自己玩,也不是在省市之间循环,而是更好的联系世界。
这就是新发展观中“开放”一词的深层含义。
国内大流通会影响的是国内国际双流通。开放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新的引力场。
联合国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了49%,而中国仅下降了4%。
规划未来,中国看了五年多。
这个建议把15年的长期目标放在了5年计划的前面。
这是罕见的。
先求长远,再实施。步子更大,步子更稳。
除此之外,参与制定四个五年计划的董郁,还对谭师傅说了一个有趣的比喻:
中国的“硬核科幻”是怎么变成现实的?
答案可能从五年前制定十三五规划开始。
现在很多人觉得环境很严峻,面临很多挑战。其实2015年也不会轻松。
搜索当年的报道,我想到的关键词是“没落”。
那一年,中国经济增速创下24年来的新低,不仅如此,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工业品价格的下降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股市波动,金融风险上升。有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报道。
除了可见的钱包,还有空气质的味道。
当时街上很多人也戴着口罩。当时,由于钢铁产能过剩等原因,社会焦虑集中在北方城市的严重雾霾上。
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只有3个城市空燃气质量达标。
面对这样的困难,中国应该如何制定五年计划?
回顾十三五规划的25个指标,我们会发现最多的一类指标是关于环保的,有十个指标。当时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是环境?
中国选择通过行动给出答案。
“十三五”规划制定后不久,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不同于以往的大战略讨论。这次会议讨论了六件“小事”:
而这些东西在总书记眼里都是大事。第一个是关于雾霾。
这件事,下定了决心。
北方许多地区烧煤取暖,产生大量污染物。这次会议后,国家能源局牵头,几个部门共同努力调整价格和试点城市…
第二年,京津冀及周边城市完成“煤改气”、“煤改电”394万户,减散煤1000多万吨。
通过对清洁供暖污染物减排贡献的定量分析,发现清洁供暖对烟尘减排的贡献非常显著,达到19。23%.
成绩显而易见——首批12个清洁供暖试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7%。
决心渐渐超重。
到2016年,我国空燃气质量达标的城市由2013年的3个变为84个。
2017年,天然林的商业采伐在全国范围内停止,100多年来过度需求森林的历史宣告结束。
截至2019年,甘肃省祁连山区144个采矿权全部关闭收回。五年内,全国钢铁产能将达到2亿吨左右。
在中国的日子里,蓝色的数字越来越固定。
不仅天空是蓝色的,晚上在北京也能看到星星。
有个明星空摄影师亲自做了一个北京明星空的评价。
以故宫为起点,她用夜空质量检测仪测量不同地方的夜空质量。结果是北京不仅能用肉眼看到星星空,还能找到好的观测地点。
环境不仅仅是一个能看到星星的生态环境,更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环境。
五年来,“绿色”一词实现了中国迄今生态改善最好的五年,也凝聚了新的发展共识,全面诠释了新发展观下GDP的真正内涵——绿色也是GDP。
绿色新发展理念让五年前达成的协议一个个实现。
现在回顾过去的五年,有痛苦,有风险,甚至有百年不遇的疫情。
中国稳定了。
正如董郁所说:
策划,其实就是为了争取每个人最大的发展空。中国的发展力有多大?
“十四五”计划方案全文中,有一个关键词——人,已经被提到132次。
人是最大的潜力。
但关于人,谭珠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而发达国家超过70%。
差距就是潜力。
拟稿中提到的分配要改善,增长要同步,要注意每个人能挣多少。当然,更重要的是赚了之后能花多少钱。
再看一个数据,2013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72.2%。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5.2%,收入多,支出少。
所以不仅是为了增加收入,缓解高房价高房贷的压力,更是为了敢买中买,所以在长远目标中提到了要大幅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这也是提案草案强调的一个关键词,共同富裕。
然而,许多年轻人能够感知到的变化正在南北两端发生,南北两端被北纬31度分开。
如果面临选择城市就业,你会发现可以选择北纬31度以南的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可以选择苏州、杭州、成都、武汉,这些网络名人中的新一线城市。
但当你看北纬31度以北时,选择的圈子会迅速缩小。南方还是北方?
公报里有八个字:优化土地布局空。
看起来很棒,但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你可能会对自己未来的选择做出不同的判断。
让我们看看今年关于城市的一个重大事件。在五中全会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调查了11个地方,12次。万一你没注意到,北方有六次,南方有六次。
背后的深层含义是新发展观中的“协调”。
我们来看看今年特别受关注的武汉。早在两年前,中央的一个意见就上了包括武汉在内的各大媒体的头条。
肩负引领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发展使命的武汉,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下滑40%,保命。到第三季度,武汉迅速重启,重新进入全国前十名城市。
另一个中心城市长沙也在今年10月秘书长视察后被列入新一批自由贸易区。
华中正在崛起。同时,西部地区也在重塑格局。
就在本届五中全会前10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一个重要文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始上升为国家战略。
东西南北,全国下棋。
如果说协调是“优化土地布局空”的第一层含义,那么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则是“优化土地布局空”的第二层含义。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约为60%,但如果按照登记人口的城市化率计算,这个数字就不到45%。那些没有城市户口的人并没有真正城市化。
董郁告诉谭大师:
现在,城市里仍然有很多人在流动。
就说我们最了解的人吧。2019年,美团平台共雇佣外卖398.7万人。
当疫情让城市慢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意识到城市离不开他们。城里人很多。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许多城市将会深深感受到整体人口短缺的困扰。1亿人落户,这是十三五规划设定的重要目标。“十四五”计划草案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新发展观中提到的“共享”,是指每个人的需求和幸福。
发展规划从来不只是国家规划,而是我们共同的机遇和目标。
14亿人共同是我们的发展力量,是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