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全面战胜贫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
2014年,青岛市准确认定贫困家庭28535户,63887人,省级贫困村200个,市级经济弱村310个,经济弱镇10个。
“十三五”以来,青岛推进精准扶贫,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户、精准人,同时开展扶贫和“全方位”帮扶,将专项扶贫、产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联系起来实施扶贫项目。支持基础,支持民生,保障一批“底层”;扶持行业,扶持能力,带动一批;扶持团队,扶持生态,巩固扶贫成果,形成长效机制,扶贫成效显著。
2016年底,全部贫困户脱贫;2017年底,贫困村全部解封;到2018年底,所有经济薄弱的城镇都将上市。2018年以来,青岛步入巩固升级阶段。在全省考核中,青岛市获得2018年和2019年“优秀”等次,其中,获得2018年个人奖和扶贫资金使用“优秀”等次。
同时,青岛与贵州省安顺市、甘肃省陇南市、省菏泽市携手,帮助三市179.4万贫困人口稳步脱贫。在2019年全国东西部扶贫合作评估中,青岛、安顺、渭南携手进入“好”行列;菏泽扶贫合作全省第一,描绘了区域合作、共赢发展的壮丽画卷。
围绕“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青岛正在探索综合扶贫与农村振兴相结合的新途径,展示青岛在构建齐鲁农村振兴典范中的作用。
精准扶贫和精准扶贫
工业推动减贫
在胶州市洋河镇,山东半岛园林综合体日渐成型,樱桃树被种植在大型膜联温室中。在这个大项目的帮助下,周边的南官庄村、崔家小庄村、李家屯村、石门子村、姚洼村的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去年达到375.8万元,贫困村、经济弱村的帽子也摘掉了。
刘爱香,家住姚洼村,因丈夫去世,身患多种疾病,儿子因智障需要照顾,生活艰难。在过去的两年里,在农村地区工作和土地转让的收入日益增加。像刘爱香一样,附近村民的每亩收入从500元增加到了3000元左右。“以前,我在700元做了一个月的保洁人员。很多人争相去做。现在很难找到人。”姚洼村党支部书记刘千才说。
这是青岛工业带动扶贫的一个例子。“十三五”以来,青岛紧紧抓住扶贫攻坚这个基本战略,着力“绣”落实“六个准”。通过“一镇一规一村一户一案”的实施,带动了一批产业,一批群体通过教育脱贫,一批群体通过健康帮扶,一批群体就业,一批群体通过金融帮扶,一批群体在底层得到保障,形成了独特的脱贫之路。
青岛坚持“四级秘书”原则,明确财政资金只在扶贫期间增减,累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04亿元,年均增长10.3%,重点抓好“两保三保”和饮水安全核心指标,重点抓好平度市和莱西,扶贫任务重,财力相对薄弱。
青岛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资源特色、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发展玫瑰镇、茶城、蓝莓镇等特色镇,带动278个贫困弱势村发展新特色。养殖业项目;依托樱桃节、西瓜节、蓝莓节、葡萄节等180多个乡村旅游节,形成26条“一日游”乡村旅游线路,带动106个贫困弱势村发展观光农业项目;在100多个贫困弱势村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站,扩大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市场流通网络。
据了解,通过财政专项补贴和小额扶贫贷款,全市支持3900户有创业需求的贫困家庭开展专项养殖项目,平均每户收入8000多元。各类工业扶贫项目向17300户贫困户发放收入3217万元。贫困弱势村完成项目657个,累计分配收入1.2295亿元。该项目在城镇和街道全面实施,每年可增加收入3600万元,为3000多个“插花村”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提供了保障。
“全市13408户和25080名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3901元增加到2020年的11386元,年均增长19.5%,比全市同期农民收入增长11.6个百分点。510个贫困弱势村集体经营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是扶贫前的10.5倍,三分之二的省级贫困村超过10万元。”青岛市扶贫合作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窦宗军说。
探索一些新举措,突出青岛的扶贫作用
\”短短五年,崔嘉吉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村里人均年收入从8.9万元涨到现在的4万多。平度市崔家集镇前洼村党支部书记鞠炳金印象很深。去年由于对村内车辆ETC的统计,村内378户举报车辆超过400辆,连鞠炳金都震惊了。
崔嘉吉的扶贫源于一种红色水果——圣女果。2016年,在青岛市扶贫合作办公室的指导下,崔家集镇从6个经济薄弱村集中540万元扶贫资金,创建扶贫农业创建体,建成36个樱桃番茄大棚,占地260余亩。2017年2月,第一批圣女果上市。当年销售收入700多万,棚子平均净收入14万多。看到好处,村民们纷纷加入进来。到目前为止,这个镇上有742个樱桃番茄温室,预计到年底达到1400个。全镇121个村种植了30多个樱桃番茄,销售收入超过4.2亿元,带动村民增收3.1亿元,人均增收近4000元。
向具有强大推动力的新型商业实体注入扶贫资金,建立扶贫和农业创新机构,是青岛的创新举措。在此基础上,2019年以来,青岛市率先在全省城镇(街道)实施工业扶贫项目,资金收入用于帮助城镇贫困人口脱贫。累计整合扶贫资金6.06亿元,统筹实施181个镇街项目,年收入3600万元,1.98万人脱贫。与2018年前实施的村庄工业项目相比,单位平均投资从83万元增加到300万元,单位平均收入从5万元增加到20万元。
组织强则村强,组织弱则村穷。青岛深化和拓展了莱西经验,以党建引领扶贫,在建设优秀支部、选拔优秀领导、推动力量下沉等方面不断努力,将组织力量转化为战斗力取得胜利。我市率先组建全省农村振兴小组,进驻100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帮助村集体经营收入每年增加9.3万元。
脱贫也需要市场化的保障。我市率先在全省引入市场化机制,重点抓好“不稳定建档办卡贫困户”和“相对贫困农户”,实施精准扶贫综合保险,建立巩固扶贫成果的制度保障。今年,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冰雹灾害和暴雨,举行了特别活动,并首次提出索赔。共赔付779例,赔付396万元,牢牢守住了防止返贫和新贫困的底线。
此外,我市还探索长期经验,率先在平度市和莱西市试点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试点本着“发展第一,保障第二”的思路,围绕“如何制定标准、如何制定政策、如何识别退出”,确定了“一低一高一无所有”的农村相对贫困标准,创新了准入和退出程序,并列出了负管理名单,为我省继续推进扶贫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结对互助,共同建设,战胜贫困
扶贫,一个民族棋局;全面小康,决定性胜利在于共同努力。
在安顺市紫云县白石岩乡,农民红心红薯产业项目将覆盖该乡2968户,其中贫困家庭1325户。预计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增加5000元以上。“我们得到了青岛市对口支援的1240万元,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红薯质量。贫困户收入较高。”安顺市紫云县白石岩镇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对青岛的感谢溢于言表。
安顺是青岛对口支援的西部城市之一。青岛深化结对帮扶、共建,精诚相助,投入真金白银,艰苦奋斗,凝聚强大合力,打赢反贫困斗争。工业扶贫是长期扶贫的根本政策。自两地开展扶贫合作以来,产业合作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青岛与安顺的工业合作项目继续在一、二、三产上发挥实力。普定县废旧轮胎绿色回收、寿光龙耀食品脱水蔬菜深加工、新希望六、关岭新牧业生猪标准化养殖三个项目已于今年签约启动。
在省内,青岛承担了扶贫济困、与菏泽合作的重要政治任务,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44亿元,帮助菏泽引进项目46个,实际到位资金46.36亿元,促进光伏农业、锂电池新材料、石墨烯加工等特色产业的培育。青岛在菏泽援建扶贫车间722个,培养教师、医生、农业等技术人才5707人,培养菏泽青年工人3.5万人,社会捐赠3500多万元,帮助菏泽91.4万贫困人口稳步脱贫。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青岛已帮助三市引进199个工业项目,实际资金90.1亿元,将协作区的优质产品转化为特色产业,为协作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全新活力。青岛为安顺市培育了第一批上市企业,打造了第一个工业园区,培育了“荣信畜牧”、“红星辣椒”等特色产业模式;为陇南市打造第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第一个辣椒提取项目、第一个辣椒深加工项目、第一个大型肉兔养殖项目,帮助陇南打造全新的特色产业链“辣兔”。
今年,青岛将消费扶贫作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扶贫完美终结的重要举措。创新开展消费扶贫“五个一”专项活动,成功举办2020年特色产品消费扶贫展。今年前10个月,扶贫支出超过9亿元。
今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年,是摆脱贫困的一年。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巩固扶贫成果的同时,青岛正在努力走出一条有青岛特色的扶贫与农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机融合的新路。在东西扶贫合作方面,青岛、安顺市、陇南市、菏泽市正在向贫困堡垒发起最后的冲锋,力争在反贫困斗争中取得巨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