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 观察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 观察

原标题:“阅读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0年11月20日,“了解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以“打造文化强国,提升湾区综合文化实力”…

原标题:“阅读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0年11月20日,“了解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以“打造文化强国,提升湾区综合文化实力”为主题进行专访。图为相关专家学者出席活动并接受媒体采访。杨

11月20日,作为2020年了解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活动之一,“中国在脱贫方面的实践和世界贡献”主题展在广州开幕。图为当天参观展览的客人。新华社记者邓华照片

11月20日至22日,2020年了解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围绕“大变革、大考验、大合作——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位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和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了讨论。

在过去一个世纪世界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下,如何解读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观,阐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美好图景?如何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美好愿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精神、智慧和规划?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盛会。

理解中国在应对挑战中的作用

新冠肺炎肺炎的影响,全球经济贸易的下滑,以及对全球治理体系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在这次会议上,所有与会者都把“应对变化”视为当前的全球挑战,几乎无一例外地肯定了中国在稳定全球经济、推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墨西哥前总统埃内斯托·塞迪略(Ernesto Cedillo)认为,世界已经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在过去的四年里,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及其主要多边机构遭到了极其残酷和前所未有的攻击。”他指出,多边体系的重建和完善需要所有其他利益攸关方的善意和努力,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对人类来说,未来几年可能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旅程,尤其是对西方。我们确实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将主导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进程。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是对治理国家的一次重大考验,需要中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开展大合作。”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

许多与会者强调了在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以新的视角看待中国的重要性。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说,中国为稳定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中国拯救了世界经济两次:第一次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实施巨额投资计划,现在是在疫情背景下快速恢复经济。”

土耳其驻广州总领事库特鲁·艾坎(Kutru Aykan)告诉记者,与中国的“零距离”可以揭示了解中国的新视角。“广大中国人民与政府携手克服困难,在全国形成了巨大的合力。这是中国成功控制疫情的重要原因。”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说:“我们看到,中国的快速建设和经济增长使它能够更积极地加入世界舞台。在新冠肺炎爆发肺炎之初,当其他国家忙于处理国内事务时,中国一直致力于向包括印尼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建设性援助。我要向中国表示衷心的感谢。”

西北沙漠又绿了,海岸风光美了,群山如彩虹桥,公路如织…在会议期间举行的“中国全面脱贫的实践和世界贡献”主题展览上,与会者看到了变旧为新的反贫困效果。

正如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所说,中国过去几十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使8亿人摆脱了贫困,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的扶贫经验为世界提供了积极的教材,中国的扶贫成果对世界意义重大。”

理解中国在大考验中的机遇

巨变带来巨大挑战。

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在开幕式上表示,面对变化,中国从容布局,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出。“应该说,这一建议是当前14亿中国人应对重大变化和重大考验,促进大合作的根本战略选择。”

从货物贸易进出口量的持续增长到利用外资规模的反向增长,从外商投资的有序发展到继续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从继续放宽市场投资准入和加快自贸区建设到《外商投资法》的颁布,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与14个国家携手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兑现“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

这种机遇来自于中国自身创新发展释放的新动能,以新基础设施、新制造为代表。春华资本集团首席创始人兼董事长胡祖六对记者表示,加快中国新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将极大地有助于中国经济内部循环的健康发展,开放的市场和开放的经济也是充分释放新基础设施潜力的必要前提。

日本众议院前议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河野洋平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面对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中国先进的数字技术为防止疫情蔓延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通过让人工智能掌握患者肺部的CT图像,并对无症状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找到核酸检测难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这将成为发展企业的巨大商机。\”

这种机遇也来自于中国开放发展,商业环境不断改善升级带来的新市场和新空。

复旦大学著名教授、中国金融四十论坛学术顾问黄表示,从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个自由贸易港的布局,到从要素流通开放到规则制定开放的转变,中国致力于为高水平的经贸规则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事实上,疫情爆发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力度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大了,现在已经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稳定的避风港。

胡祖六建议,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科技壁垒和国际制裁导致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幅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应逆流而上,以健全的制度、开放的思维和合作的行动对待外国投资、贸易和经营。在依靠相关政策进入高质量增长新阶段的同时,将继续成为全球化历史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推动全球经济共同繁荣。

理解中国现代化的智慧

\”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视角是了解中国对现代化的不懈追求.\”

在本次会议的10个平行论坛上,从深化科技创新到改善商业环境,从城市更新到建设美丽健康的中国,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国的发展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的故事和中国的计划中展示了中国的智慧。

在主题为“新基础设施、新制造:发展新动能、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的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延生表示,要整合发展新基础设施、旧基础设施和软基础设施。“这里的‘软基础设施’指的是制度、法律和标准。”他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实体经济是根本,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也很重要。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新的制造和新的基础设施。

在“双周期下中国的金融挑战与机遇”研讨会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博格·洛夫就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深化中国金融改革发表了看法。

“中等收入陷阱与特定的收入水平无关,而是指国家的发展水平无法顺利实现从真正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战略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转变。”在他看来,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是经济转型能力,也就是自我转型的能力,而中国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转型能力。

在同一次研讨会上,港交所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介绍了新发展模式下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为金融业应在新模式下进行转型调整,以更好地匹配“双循环”战略,这不仅是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也是金融业未来的巨大增长。

在“互联网与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研讨会上,一个大数据养猪管理的案例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中国网络空国际安全协会秘书长李喻晓表示,自两年前中国爆发猪瘟以来,实现该地区生猪管理区域化和畜牧兽医监管信息化显得尤为迫切。如今,国家猪大数据中心通过建立猪产业模型来确保食品安全。该技术还被应用于智能农业、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形成全面立体的防护网络。

“‘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不仅要在环境生态和医疗生态的基础上,而且要在精神健康的基础上,促进美丽家庭、社区、乡村和城市的建设。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北京社会发展与环境健康研究会会长邹明春说。

在后疫情时代,加速发布健康数据的价值将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之一。跨国公司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宏建议突破数据壁垒,共同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生态系统。“同时,我希望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导向、法治和国际商业环境将使更多的创新在中国加速转化为产品,造福人民,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一件新生事物,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相关治理法律法规缺乏政策支持,需要平衡政府、开发商、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入住和拆迁的关系。

在“旧城改造与治理创新”论坛上,国家市长培训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宋有春表示,旧城改造绝不是简单的拆迁改造,而是环境的持续改善。它是一个持续的城市再生过程,具有社会、经济和文化复兴等多重含义。“城市更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高质量发展,尊重市民意愿,稳步有序推进。”

理解大合作中的战略选择

在这次“了解中国”的会议上,“合作”的声音在空之前很强烈。

“我希望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这种利益趋同能够进一步深化,并在加强全球合作和经贸合作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帮助全世界人民回到真正的发展道路上来。”比利时前首相伊夫·勒撒姆说。

在推动全球合作的道路上,中国的主导作用备受关注。对此,郑必坚认为,贯穿“大变革、大考验”的是一个根本的历史要求,即从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始,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利益的国家,都经历了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对抗的重大考验,从而逐步实现“大合作”。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后如何进行「大合作」?黄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的伟大战略,本身就是中国通过自身行动加强全球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药方”。

“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中国的经济战略将不再以过剩为目标,盲目扩大出口;旨在适度扩大进口,实现进出口平衡。”黄说,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格局正在加速变化。从长远来看,至少规则之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完全有可能通过谈判协商达成新的共识。“实施五中全会提出的自由贸易区升级战略,建设面向世界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是积极应对规则争端、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举措。”

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中国强调实现科技自力更生,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其创新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全球科技和工业合作。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指出,科技自力更生和开放创新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强调科技自力更生并不意味着中国要闭门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断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开放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科技自力更生,可以使我们更加平等,更好地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开放合作。为国际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应对全球挑战。”白春礼说。

应对大变革,迎接大挑战,促进大合作。“今年以来,无数生动的例子表明了全人类共同努力战胜这一流行病和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强烈愿望。这是黑云般疫情下全人类大合作的光明面。”郑必坚说,开放可以带来进步和合作共赢。面对全球性挑战,人类必须做出正确的历史选择,增强现代化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杨报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890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