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力促广西先进技术落地东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力促广西先进技术落地东盟

原标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会议推动广西先进技术登陆东盟 来源:广西日报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会…

原标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会议推动广西先进技术登陆东盟

来源:广西日报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会议(以下简称“东部创新会议”)已成功举办8届。东方创造社积极服务于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对接。据统计,在第八届东亚创新协会上,中国与东盟已经签署了80多个重点创新合作项目。举办了14次论坛和研讨会,29次专业领域技术对接会议,展示和推广了3200多个项目,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子信息、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签订了200多个项目合同和意向合同。有效推动区域技术转移创新合作,促进国际区域互利共赢。

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打造无限互联

“去年,通过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牵线搭桥,我们与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和菲律宾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第七届东方创造大会上共同建设中国-东盟互联网应用联合创新中心。目前,一批互联网应用项目已经落地,正在落地。”中国东方通信公司技术总监李果说。

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导致人们的社会活动减少,工作和生活从线下转向线上,这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疫情暴露的公共卫生相关问题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得到补偿和改善。中国东方通信明确了疫情防控的刚性需求,通过开发疫情控制平台等数字化解决方案,不仅为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也在东盟国家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用出门,轻敲手机就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充值和支付。太神奇了。”“我担心疫情期间不出门会很无聊。有了Elinking App,我收获了很多惊喜,网购和娱乐体验都很好。”在中国东方通信运营后台的马来西亚用户反馈消息区,有很多来自用户的评论。

在马来西亚,疫情导致当地政府实施隔离政策后,中国东方通信自主研发的六连夏APP,不仅可以提供eSIM免卡通讯和流量充值功能,还可以整合水、电、煤生活支付、网络游戏娱乐、购物返利等服务。,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大大增加了收入。

在老挝,应合作伙伴的要求,中国东方通信为老挝政府即时通讯软件新开发了视频会议功能,方便了疫情期间老挝公务员的家庭办公和在线会议,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菲律宾,中国东方通信成功推广了自主开发的智联云平台,并将继续定制智联云平台,以满足东盟国家的本地化要求,并向老挝等东盟国家推广。

据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东信正与东盟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中国-东盟互联网应用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打造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最终实现“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打造无限互联”的愿景。

相辅相成,发展产业,焕发活力

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南竹产业,近年来在中国不断萎缩。鉴于这种严峻的形势,本地区的珍珠企业逐渐采取了走出去的战略。马来西亚成为首选,尤其是东马来西亚的塞姆波那岛海域。所有指标都是珍珠贝养殖的最佳区域之一。

作为首批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北海龙源珍珠有限公司在过去10年里积极与马来西亚渔业合作社和大学合作,以优良的合浦珠母贝为养殖珍珠,结合现代ZC生物技术,在东马来西亚沙巴岛和塞姆波那岛水域养殖海水彩色珍珠。

“北海龙源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大型彩色珍珠养殖技术。马来西亚拥有原始、优质、丰富的珍珠贝类资源。双方优势互补,潜力巨大。”马来西亚海洋渔业专家、东盟青年项目学者林亮生坦言,广西的原创技术不仅填补了马来西亚的技术空空白,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为了使这一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核心技术在马来西亚开花结果,公司技术总监石和他的团队往返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十多年,考察海岛,调查贝类资源,培训和支持中国技术骨干,建立示范基地。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龙源公司向农民免费赠送珍珠苗进行养殖,并免费教授实用技术。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2018年,自治区科技厅启动项目,支持龙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建设中马贝类(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充分发挥了中马两国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潜力:一是收集优质合浦珠母贝和大珠母贝,构建丰富的贝类活体种质资源库;二是培育合浦珠母贝新品系;三是培育祖母绿珍珠和红宝石珍珠新品系。这些研究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东盟主要珍珠产区南珠产业的转型升级。

自治区科技厅相关业务人员表示,中马合作解决了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技术瓶颈,促进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开放发展和相互融合,促进了南珠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走出去,东盟开花结果

越南北部首次商业化种植冬葡萄获得成功;广西杂交水稻“特优136”在越南成功种植;广西甜瓜品种“桂蜜12号”连续5年在越南甜瓜评价名单中名列第一;广西在越南建立了五个蔬菜示范基地…近年来,中越边境农业科技走廊科技项目交出了辉煌的成绩单。

中越边境农业科技走廊科技项目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积极参与中国与东盟技术转移的结果。记者了解到,该所率先在越南广宁、合江、郎山、北江等省建设农业科技走廊,以技术交流为重点,针对越南粮食、果蔬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从基地建设、双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由于杰出的表现和公认的技术,越南农业部还向实施该项目的两名广西农业科学院专家颁发了奖牌。

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王一奎与记者分享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当他们把农科院育成的甜瓜新品种“桂蜜12号”推荐给越南当地一家著名的种子公司时,对方一开始并不喜欢,抱着怀疑的态度勉强种了少量的“桂蜜12号”,并故意在“桂蜜12号”的瓜田旁边大规模种植日本甜瓜和欧洲甜瓜。甜瓜成熟时,不受青睐的“桂蜜12号”一枝独秀,亩产量、口感、甜度均优于日本和欧洲品种。每斤人民币价格比其他品种高2元,果农收入翻倍。面对实践,公司对桂蜜12号竖起大拇指,主动帮桂蜜12号打广告,大力推广种植。

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技术开发、应用示范、对接培训和科研人员交流……广西和越南在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发展迅速,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化。广西农业科学院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科技合作项目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研究所已在越南建立了7个农业示范基地、50多个示范点和200多个示范推广品种。在老挝建立两个农业示范点,在柬埔寨建立两个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收入达几亿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1995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