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年,中国经济正在这样做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任务部署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特别重要的一年。如何保证十四五计划的成功?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力度在哪里?
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部署了2021年的经济工作,传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清晰生动的信号。
加深对法律的理解,确保新局
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形势,艰巨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中国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举世瞩目、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会议明确提出了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条规律性认识:党中央的权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危机时刻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做出正确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克服困难的强大力量的根本保证;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反应是化危机为机遇的根本方法。科技自力更生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
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带来的各种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必须深刻把握这五个规律性认识,做好自己的事情,增强发展信心。
在宏观政策导向上,与过去相比,本次会议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即中央政府既注重短期经济波动和反周期调整,又完善宏观调控的跨周期设计和调整,短期调控与长期发展相结合,实现稳定增长与风险防范的长期平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说。
会上,政策操作中的“不急转弯”等表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王军分析,虽然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但仍有一些领域和行业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所以,一些前期出台的应对疫情的宏观政策,不要急于收回,要把握政策的时效性,保持对经济复苏的必要支撑。
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提高质量,提高效率,更具可持续性。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宇分析,部分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财政政策应与“六保”、“六保”相结合。一方面,政府要花钱,特别是要保证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以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
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灵活、准确、合理和适度。
王军表示,在灵活适度的基础上,会议还强调了准确性和合理性,并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今年,为了应对疫情宏观杠杆率的阶段性提高,明年必须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着眼整体发展,赢得新优势
会议要求“建设新的发展模式应该在明年迈出第一步,看到一个新的氛围。”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是与时俱进、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关系到整体发展形势。
会议围绕大局,精心安排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和重要任务,既体现了与“十四五”重点任务的衔接,又突出了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是明年的当务之急。
董瑜认为,关键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科技研究模式,加强包括国家团队、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内的协同创新。
构建新的发展模式,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是基础。会议指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据专家分析,既要着眼于尽快解决“瓶颈”问题,又要集中培育优势产业,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从点及面产生积极效应。
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是重要支撑。会议明确,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强调扩大消费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相结合。
“这体现了扩大消费与改善民生的有机统一,着力解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难点和阻滞点,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带动消费结构的升级。”董郁说。
会议还指出,要合理引导消费、储蓄和投资,必须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根据王军的分析,这说明中央政府重视制度问题,加强需求侧管理。而不是单纯的刺激消费、引导消费,要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深层次矛盾入手,用改革的方法明确难点、堵点。
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必须促进改革开放的相互促进。董郁指出,“十四五”计划将更加注重突破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推进重大改革任务的实施。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新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会议以种子和耕地为重点,提出了解决种源“瓶颈”技术和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等长期战略措施。
“种子是农业的‘筹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表示,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创新不足,迫切需要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力度。
会议“加强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指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强调“依法规范发展”。
“近年来,一些平台企业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无序扩张的迹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赢家通吃’的局面。要防止抑制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就必须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王军说。
会议旨在解决大城市的住房问题。在强调住房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投机的导向的同时,重点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并提出了“加快完善长期租赁政策”等措施。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宏宇认为,土地供应、融资渠道和供应主体多元化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丰富、更灵活的住房选择。把握“保障”和“租赁”两个关键词,保障重点应放在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生、新市民等群体的基本住房保障上,租赁强调满足住房需求的独特属性。
在碳峰化和碳中和方面,会议从根源和源头上做了安排,明确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与污染作斗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系副主任王说:“会议抓住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发挥了主导作用,将推动我国在“十四·五”计划第一年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记者赵超、陈雨薇、安贞、于佳鑫、于雯静、王有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