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鼓励对外开放!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将出台“新规定”
中轴线是北京旧城的灵魂和脊梁。今天上午,《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标准,草案围绕保护中轴线突出的普遍价值及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了系统设计。分布在钟楼、鼓楼、永定门塔内的传统城市轴线,两侧的历史建筑和道路,以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纳入保护范围。同时要求保证观景廊内视线通畅和景观协调,突出中轴线空之间的领先位置。鼓励遗产向公众开放,及时采取保留、限流等措施进行保护。
无障碍景观廊突出中轴线空之间的领先位置
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是什么?根据草案,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分布在钟楼、鼓楼、永定门塔内的传统城市轴线,以及一系列靠近其左右两侧、富有层次和秩序的建筑、历史道路、桥梁及其遗址。二是承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价值的遗产环境要素。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遗产的中轴线。
具体保护措施方面,草案建议严格保护遗产区内的历史道路和广场空尺寸及平面布局;东西两侧的建筑界面应完整、连续,位置和风格应符合中轴线不同段落历史形成的不同特色的传统原貌;维护宫城、帝都、内城、外城的平面空结构;保证观景廊内视线通畅,与景观协调,保持城市的平缓开放空,突出空之间中轴线的领先位置。
外围开发活动将受到监控
草案明确了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职责,提出建立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市政府将确定中轴线沿线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具体协调遗产的日常保护、监测、研究和展示。
建立中轴线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监测报告制度,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环境和保护现状进行调查、记录和归档,并对保护对象现状、保护区自然和人为变化、周边地区发展对文物的影响、游客承载能力等进行日常监测。
同时,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受到损坏或者损毁的;未经批准在相关保护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影响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格局……违反本条例草案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鼓励开放,及时限制电流
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利用方面,草案从鼓励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向社会开放、向本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捐赠或委托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规定。展示中轴线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和材料;开放中轴线文化遗产及相关资料,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专家学者从事相关研究、探索和解读;鼓励设立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开展文化体验活动,鼓励和支持本市各级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
开放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根据草案,向社会开放的文化遗产地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应当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能力,并及时采取预约或限制、分流等措施,减少旅游活动对遗产的负面影响。
旧城居民可以参与和监督遗产保护
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会有专业的“智库团队”。草案提出,城市应建立专家咨询系统,从文物保护、规划、建设、考古、法律、历史等相关领域选择专家学者,形成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遗产保护决策应听取专家意见。
旧城保护离不开旧城生活。根据草案,保护区内的居民有权了解、参与和监督遗产保护。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当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居民参与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参与遗产价值的发掘、展示和传播,加深居民对遗产价值的认同感。政府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划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遗产保护成果共治共享。
对中轴线遗产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将给予奖励
每个人都将是保护的对象。根据草案,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中轴线的文化遗产。通过开展研究、组织活动和捐赠资金,鼓励参与中轴线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鼓励设立保护基金,为遗产保护、修复、展示、研究、交流、传承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捐赠人和受益人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如何促进文化遗产与商业业态的融合?根据草案,市、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轴线保护区业态的引导,优化业态布局,培育和支持符合中轴线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的业态发展。鼓励和支持老字号企业改革创新经营模式,发掘和展示传统技能和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北京特色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