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写】王海新问题:拳打辛巴踢罗永浩,粉丝同意吗?
记者|闫实习记者梁
打假“英雄”王海回来了。此前,王海几乎因为“敲诈勒索”、“黑吃黑”的标签而消失了10年的公众视野。
相比于传统店铺,在直播时代更容易出现假货。王海说直播中的一些商业活动明显违反常识,他决定站出来。2020年11月14日至12月13日,王海在微博上分别喊辛巴和罗永浩,称他们现场购买的部分产品涉嫌销售假货。随后,辛巴道歉,罗永浩主动承认卖假货。
王海一枪放倒了“有货兄弟”阿尤托·斯派克和沙英,使他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但是时代变了。以前无论他对王海造假有什么怀疑,当他证明造假者欺骗消费者时,外界普遍认可王海的造假行为。但现在有一大批像罗永浩这样的粉丝,他们关注的焦点不是王海的证据,而是罗永浩是否应该被造假。
一个
经历了25年专业打假的王海,现在依然经常被骗。最后一次是几个月前,王海在南京街头看到一个背着包袱卖无花果的农妇。他为这个农妇感到难过,跑去买了10块钱。当他回到酒店时,他发现所有的无花果都坏了,十几个无花果一个也吃不下。
第一个打假人并不总是维权。一个自行车共享平台“打雷”后,他的300元存款两三年没回来,也没想过维权。
可能是因为他太忙了。王海和他的团队正忙于接受佣金,以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权利。近年来,年总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我没有精力维权,活得太累了。”
不过他也会在微博上透露一些看不顺眼的东西。如果对方不肯认错,他会一直盯着,直到对方被放倒。比如最近的辛巴和罗永浩,王海说他在微博上指出两人带来的商品涉嫌欺骗消费者后,对方不但不认错,还推脱责任,甚至挑衅他。“那简单,我打你就认输。”
2020年11月14日,王海发在微博上质疑辛巴团队出售的燕窝不是真燕窝,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者。王海说,他的团队此前曾接到消费者的投诉,称快消品平台上的“有货哥”辛巴团队出售的燕窝涉嫌造假。
在王海发微博质疑辛巴卖的燕窝是风味饮料后,辛巴团队反应激烈,坚持认为涉及的产品是真的燕窝,在直播室说:“你也应该起诉你(王海)。”
“其实我不太了解辛友芝(辛巴原名辛友芝)。我只知道他是现场直播手头的货,办了一场非常高调的婚礼。”但这一次辛巴队的张扬和强硬在一定程度上激怒了王海。“扮演辛巴没有什么难度,欺骗程度很低。”
仅仅过了五天,王海就在微博上发布了辛巴燕窝的检测报告,确认产品其实是糖水,不是燕窝。辛巴团队败北,公开道歉,积极赔偿消费者。
在打击辛巴的打假行动中,王海的微博开始收到大量消费者的私信,每天最多两万多条。他注意到一些消费者对直播行业的“抖声哥”罗永浩颇有微词。
2020年12月13日,王海发微博质疑罗永浩直播室销售的登特艾克漱口水的产地和清洁效果,涉嫌虚假宣传和假冒进口产品。罗永浩团队迅速回应,坚称漱口水确实是进口产品,并强烈要求王海删除微博。
然而,仅仅两天后,罗永浩团队主动承认其销售的另一款产品“皮尔·卡丹毛衣”确实是假的,并将主动退款并赔偿消费者。第二天,王海发微博称,在罗永浩现场销售的兰蔻196口红涉嫌销售假货或走私。
互联网之巅,罗永浩与第一打假人王海开战,网上开始出现王海公司涉嫌严重违法活动的信息。
在战局紧张的时候,2020年12月23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公布了“辛巴带货即食燕窝直播”的调查结果。辛巴直播公司有误导性商业宣传行为,被责令停止违法活动,罚款90万元。燕窝卖家荣宇公司被罚款200万。
随即,Aauto Speeter也宣布关闭辛巴的个人账户60天。但王海认为行政部门对辛巴的处罚过轻,表示会对处罚结果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在直播货头流的战争中,胜利的天平似乎向王海倾斜。
两个
王海在接受不同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造假辛巴和罗永浩,是因为他们行事张扬,标榜对产品的严格挑选。根据王海的打假经验,公司的产品选择是极其专业的。“谈论脱口秀的不是网络名人,也不是专业领域。按常理来说,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产品。”
这似乎是另一个揭露著名卖家欺骗公众的正义故事。不可否认,故事里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但也许主人公自己也有自己的商业考量。
王海在微博上公开造假后算了一下,他的团队可以联系到辛巴假燕窝事件的消费者大概有2万人。如果每个消费者都愿意委托王海帮自己维权,并在得到赔偿后支付王海赔偿的一半,王海的团队将获得巨额代理费。
同样,登特艾克漱口水的消费者如果愿意委托王海的团队维权,也将获得1亿元的代理费。
王海讲解调查取证的工作原则。摄影:翟星理
问题是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要维权,想维权的消费者不一定选择委托王海。但他表示,即使只有10%的消费者愿意委托,“这是一个大单子”。
王海并不回避这种商业考虑。“我打假辛巴和罗永浩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打假成功后,如果消费者愿意委托,我不会拒绝。”王海的打假维权业务大致分为消费者委托和企业委托。接受消费者委托的原则是没有效果,不收费,维权成功赔偿一半。
事实上,从王海光第一次已知的打假经验来看,他会计算维权的成本和收益。
1995年3月25日,王海在北京龙符大厦闲逛时,看到货架上有一个索尼耳机是假的。耳机卖了85元,他立马买了两两假索尼耳机,净赚170元。但是去质监局和索尼公司旅游了几天,住酒店,吃饭,交通费用都超过了200元。即使商场愿意赔偿,也不会赔偿。
于是,王海又去龙符大厦买了10副假索尼耳机,并立即向东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龙符大厦的假货销售。很快,龙符大厦补偿了王海之前买的耳机,王海打开了他的新世界之门。
由于王海在北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行动,媒体和学术界称1995年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第一年。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标志性人物,王海声名鹊起,媒体称王海为“脚踏实地的爱国者”。
这一时期,王海的打假经历表现出了高度的宣传性和公益性,他的代表作是打假一种被称为“林笔之”的假药。从此,被王海诟病的莆田系民营医疗行业第一次为大众所知。
但王海也承认,在伪造莆田的过程中,通过理赔赚了50万或者60万。“那一年,这些钱真的很值钱。”
2018年前后,通过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参与打击莆田系的律师张信年和王海是微信好友。在和莆田系打比赛的过程中,张信年也深深感受到了个别后卫的困难。他们面对的是资金和法律资源优势巨大的企业。
张信年称赞王海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时代的英雄。至于王海一直面临的“知假买假”之争,张信年说:“王海是公民,不是行政执法部门。法律没有禁止,法律也没有禁止知道和购买假货。”
王海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指控”是“购买动机不纯的虚假理赔”。
王海成名之初,参加央视3·15节目录制时,和节目总监聊天,后来节目总监成为央视春晚总导演。谈到造假者的情况,局长说造假者有那么多非法收入,开奔驰宝马。伪造者什么时候能开这种车?
“一开始,我靠打假赚钱是安全的。我从未有过任何心理或道德负担。”王海说,不到2000年,他开着导演叫的豪车。
王海在去调查取证的路上。摄影:翟星理
然而,他也意识到了个人“购买虚假债权”的局限性:个人不可能总是在利益组织面前处于优势。王海的结论是,为了打击制假售假的利益组织,只能成立公司,专业的打假团队和法律组织才能打击。
1996年,王海在北京成立了大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团队只有三个人,除了王海,还有一个助理和一个科员。然而,该公司的第一笔业务是接受广州顺德一家日本摩托车行李箱制造商的委托,调查市场上的假冒车间。这项业务的佣金是30万元。
这意味着,其实王海已经把打假发展成了一门生意。
三
天空调查显示,王海担任法定代表人、持股或通过投资持股的公司有9家,分布在北京、天津、湖南、广西等地。
随着公司业务步入正轨,他为团队制定了规则。接受企业业务委托费起价30万元。接受个体消费者委托的原则是无效果,不收费,获得赔偿后与消费者五五分成,最好与同一产品的其他消费者联系,将个体权利保护发展为消费者集体权利保护。不仅更容易获得补偿,公司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补偿份额。
然而,王海立即陷入了“付费打假”的指控中。尤其是消费者的人身权利保护和帮助,应该在工作完成后得到一半的补偿。王海遭遇中国式好人经常面对的尴尬:为什么好事要有回报?被奖励的好人是好人吗?
真正让他陷入舆论困境的是2000年的晋城电力线事件。1999年,王海决定假冒金城电线。在获得一系列证据证明金城电线销售假货后,他采取法律手段向金城电线索赔。金城电线联系了王海,希望定居。没想到,王海收到16万后,又要了100万。
2000年1月,金城电线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王海涉嫌敲诈勒索。王海作为打假大旗,一直被诟病。在接受接口新闻采访时,王海没有涉及太多细节,只是强调自己是经过算计的,并表示作为消费者,向金城索要购买假货的费用。“属于谈判结算阶段,消费者想要多少钱?不是敲诈,你以为你能砍价。”
缙云事件让王海的名声一落千丈。2000年3月15日,时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的吴说:“我个人认为,从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角度来看,我更喜欢四年前的王海,但我不喜欢今天的海。因为王海四年前是以自己的身份参与打假的,所以今天王海是以经营者的身份参与打假的。虽然他也在为打击假货做贡献,但我已经不在乎他了。”
吴·是“王海现象”的发现者。在王海早期打假运动中,他多次鼓励和指出王海。
王海的徒弟刘等人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因为与王海的打假理念有分歧,公开与王海断绝关系。
直到在interface新闻采访中,王海被问及吴的批评,才知道吴说了这样的话。王海陷入了十几秒的沉思期,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至于刘的公开决裂,王海说,原因是刘和他有利益之争。仅仅两年后,王海在危难中救了刘,双方又和好如初。“这么多假货都是我徒弟。我只承认刘林迪安是我的学生。”
刘回忆说,双方修复关系后,王海指示他如何做优质案件,如何应对媒体,刘受益匪浅。
四
王海花了四年时间追金城电线。在取得关键证据后,将缙云电线副总送到看守所,法定代表人被警方通缉。
但这救不了王海的名声。他被贴上了“敲诈勒索”、“黑吃黑”的标签。尽管2000年他帮助官方部门捣毁了北京最大的假烟窝,2001年他帮助浙江省技术监督局破获了中国最大的假阀门案,但他仍然备受争议。
在随后的十年里,王海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甚至每年3月15日王海的主要舆论阵地,媒体对他的采访也越来越少。
王海本人并不认为这是撤退。一方面,由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商家也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来处理个人维权,从而降低了维权的难度。更重要的原因是王海的公司和团队发展壮大了,业务遍布全国。受国内外知名品牌委托,为企业打假防假。企业客户的要求之一就是低调,减少曝光。
同时,王海虽然也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付出了代价,但每年也为消费者做了很多公益维权。具体来说,王海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指示消费者收集相关材料和证据,向行政部门投诉或举报。当时还没有开发出互联网通讯工具。“我每年都在做纯公益的消费者维权,但是没人知道。”王海说。
10年来,王海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公益维权的对象恰好是与自己处于委托合作期的厂商。他强调商业合同精神,认为接受企业委托后为企业工作是天经地义的。
但实际上,他选择了出卖与他合作的厂商,把公益维权的证据破给媒体或其他打假组织,做他们的“深喉”,不拿任何钱。王海说,他的潜意识里有一个简单的是非观:以任何方式欺骗消费者都是错误的。
王海最近在看的电视剧。摄影:翟星理
2011年,王海假冒耐克重返江湖。当年王海举报耐克ZOOM 2011篮球鞋只有一个气垫却打了两个广告,国内价格几乎是国外的两倍,涉嫌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
耐克没理王海,只删了国内官网上带两个气垫的标语。王海没有放弃,把耐克告上了法庭。最终耐克被罚款487万元。
他否认假冒耐克的目的是借机重返江湖。“重返江湖只是副产品。与耐克合作期间,消费者投诉耐克。我一完成耐克委托给我们的业务,就开始假冒耐克。就算你是我的客户,错了就是错了,错了永远成不了对。”
当然,在“销声匿迹”的10年间,王海的公司干得还不错,主要是接受企业委托打假防假,赚了几千万。
五
重返江湖的王海也从一个大牌变成了国内的互联网龙头企业。阿里、JD.COM、小米、锤子等企业都成了王海的目标。
把注意力转向互联网公司,是因为互联网巨头的一些商业行为明显违背常识。比如王海质疑罗永浩锤子手机的来历,因为他看到一个锤子手机的口号是“东半球最好的手机”,他认为有虚假宣传的嫌疑。
时代变了。以前无论他对王海造假有什么怀疑,当他证明造假者欺骗消费者时,外界普遍认可王海的造假行为。但现在有一大批像罗永浩这样的粉丝,他们关注的焦点不是王海的证据,而是罗永浩是否应该被造假。
在最近与罗永浩的对抗中,王海看到了他微博上的一条评论“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王海崩溃了。“这样的人,活该被割韭菜。”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补充道,“就算他愿意买假货,他还是改变不了卖假货本身违法的事实。”
他回忆起最近最喜欢的一部影视作品,西班牙电视剧《纸房子》。王海称赞剧中传达的质疑精神。普通人面对偶像,保持基本的质疑精神,以免有失偏颇。无独有偶,罗永浩本人在早期的演讲视频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虽然王海多次表示中国的骗局只是编造信息和隐瞒信息两个小把戏,面对来访的媒体,他对打假罗永浩充满信心,说罗永浩落败只是时间问题,但或许他已经意识到面对互联网的顶流打假的难度。
接口新闻见证了王海针对罗永浩事件收集证据的行动,并没有他声称的那么容易。
王海在业余时间伪造了罗永浩。在冒充辛巴之后,从2020年12月中旬开始,他的主要业务是接受Xi安一个社区业主的集体委托,处理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
在微博上,他曝光了Xi市曲江区兰亭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数年的纠纷,并呼吁行政部门限制物业公司提高住宅供暖收费标准,要求业主一次性签订30年供暖收费协议。
由于维权效果良好,王海接受了Xi安另一小区业主的集体委托,还收取了30万元用于解决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在此期间,王海飞离Xi,举报罗永浩销售假货,并在外省短暂停留取证。
王海决定在Xi安完成委托业务后,抽出时间亲自完成最后的取证过程。
六
离开Xi安期间,王海还在深圳短暂停留,处理团队内部的劳资纠纷。
原因是一名年轻的调查人员和王海深圳团队负责人就一个假货案件的赔偿分配发生纠纷。
2020年12月20日,王海从西安飞到深圳处理团队内部纠纷。 摄影:翟星理
王海在深圳常年与他共事的律师担心调查人员以王海的名义行事,与王海的公司发生劳动纠纷,有损王海的声誉。
据公开信息,公司以王海的名义进行劳动仲裁的案件很多,公司被员工起诉未支付劳动报酬。在与罗永浩的对质中,王海一些不光彩的经历被重新发现,包括与员工的劳动纠纷、与客户的纠纷、委托合同纠纷,以及他的公司严重违法。
近年来,他的公司每年创收超过1000万英镑。\”这只是营业收入,不是净收入.\”王海重申,他对自己的定义从来不是商人,对公司的定义是准非营利。对于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企业的委托,他对集团的要求不是积极招揽业务。“如果有企业找,也不会拒绝。”
他说:“我打假的目的不是赚钱。看看骗子一年赚多少钱,我一年赚多少钱。如果我想赚钱,我挣的不会比骗子少。”
声称自己不是为了赚钱的王海,虽然每年也会接受纯公益的个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佣金,但对于大多数个人消费者来说,补偿后要求五五分成。声称自己从未当过商人的王海并不排斥针对辛巴和罗永浩的打假活动的开展,认为是接受消费者的有偿维权佣金。
王海甚至表示,如果机会和条件具备,不排除进入直播行业,销售一些产品没有问题。如果是真的,王海针对辛巴和罗永浩的打假行为,从任何角度看都更像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考量,只不过他实现商业目的的方式是公开打假。
根据他的解释,准非营利组织也需要成本来支持他们的团队并保持他们的运行。更重要的原因是,过多的自由维权“势必助长不劳而获的心态。做好事没有好消息,最后也没有人愿意做好事。”
也许这就是王海的逻辑。但无论如何,这似乎与普通人对中国式好人的理解不符。
矛盾的是,有时候王海并不像一个纯粹的商人。从2020年12月18日到12月22日,他在微博上收到了数百条消费者的求助。他粗略的看了一下消费者提供的材料和证据,挑选了八个确凿的证据来指导对方写材料。时机成熟,他们会被王海发微博曝光。
王海说他不打算收钱。“有些没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真的很穷,没钱帮助。”他不标榜自己每年做了多少纯粹的公益权利,也不避讳公开宣称反对无偿帮助他人维权。
王海真实的一面,大致隐藏在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矛盾行为和观念中。很多时候,王海徘徊在打假斗士和精明成功的商人之间。
就像1996年3月16日播出的《实话实说》第一期,现场一位年轻女观众问王海:“你打假货是为了个人利益还是社会利益?你为社会做了什么?你刚刚扰乱了社会秩序。”王海问她:“是小偷扰乱了秩序,还是小偷扰乱了秩序?”
后来主持人崔永元和王海谈到造假者的困境,问王海会不会退缩。王海说:“很有可能。我也是一个普通人,我要生存,我不能不吃饭。”
崔永元又问:“那时候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王海回答说:“如果没有办法打假,我很有可能选择卖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