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村疫情防控短板
目前,河北省正采取强化监测预警、开展精准排查、鼓励群众减少流动聚集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图为1月7日,石家庄市栾城区窦妪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在给村民们做核酸检测。李明发 摄
与中国前几轮零星疫情相比,此次河北疫情有一个显著特点:在农村地区传播。
农村疫情防控相对于城市而言比较特殊,要特别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随着春节临近,人口流动性增加,疫情扩散风险加大,农村疫情防控面临更大压力。
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浓度高,相关性强。85.5%的感染者来自农村地区
1月10日,河北省新增确诊病例82例,其中石家庄市报告77例(无症状感染确诊27例),邢台市报告5例。截至1月10日24时,河北省已有265例当地确诊病例,203例当地无症状感染病例仍在医学观察中。
1月11日下午,石家庄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1月11日00:00-12:00,石家庄新增确诊病例16例,无症状感染病例5例。
河北这一轮疫情发展迅速,防控形势严峻。1月9日,河北新冠肺炎第二届肺炎防控新闻发布会报道,85.5%的感染者来自农村,整体年龄偏大,中位年龄46.5岁,社区传播,多代传播。
1月2日,河北省报告首例此疫情确诊病例——曾村镇小郭庄村一名61岁女村民。随后在小郭庄村发现了更多确诊病例,邻近的刘家庄村、东桥寨村、北桥寨村、南桥寨村也相继确诊;除了石家庄,南宫市,邢台市也感染了。
目前,石家庄和邢台已完成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人数超过1300万人。截至1月9日24: 00,筛查阳性364例,呈现高浓度、相关性强两个特点。
石家庄市和邢台市是目前河北省确诊病例涉及的两个地区,石家庄市藁城区是“重灾区”。检测阳性者分布在石家庄市12个县市,但主要集中在藁城区。1月6日起,藁城区被调整为高危区。
截至目前,本次疫情没有明显拐点,扩散风险依然存在,溯源工作仍在进行中。
机场投入是有可能的,还有婚宴、满月酒等。案件活动轨迹中的高频词
无论是去年初武汉的疫情,还是各地分布的局部疫情,发生和传播的地方多为城市。然而,河北疫情的爆发发生在一个原本被认为“安全”的农村地区。
地理上,曾村镇紧邻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和高铁正定机场站。前者也是入境口岸之一,似乎为病毒传入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公室主任石坚表示,根据综合调查,目前河北的疫情与我国其他已经发生疫情的地区没有相关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病毒很有可能是通过机场输入的。
什么是疫情传播链?目前尚未发现河北疫情“0号病例”。根据早期病例发病时间,初步估计“0号病例”早于2020年12月15日。
通过梳理相关部门公布的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记者可以看到一些病毒传播的“线索”。
曾村镇小郭庄村是疫情的中心。截至1月9日24时,石家庄官方公布的172例确诊病例中,有近60人是小郭庄村村民,30多人经历过与小郭庄村相关的活动,包括定期参加小郭庄村的活动、在小郭庄村的一家超市购物、在小郭庄村理发等。这表明,超过一半的确诊病例与小郭庄村直接或间接相关。
婚宴、月圆酒、市场聚会、聚餐等聚会活动,是案件行动轨迹的高频词。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冬季有利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河北疫区村民的婚丧嫁娶等社会活动非常密集,加剧了疫情的传播。
根据公布的信息,小郭庄村及其周边村庄在去年底和今年年初举行了几次婚宴。近五分之一的确诊病例参加过,1例44岁女性确诊病例在4天内参加过3次婚宴;此外,许多村民缺乏保护意识,使得疫情传播速度加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小郭庄村的一位村民回忆说,去年12月底,他参加一个亲戚的婚宴时,看到现场没有人戴口罩。
村卫生室和诊所是曾村镇许多确诊病例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后,要求会诊、开药、输液的场所。在2020年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期间,中国许多药店暂停销售退烧药和咳嗽药,诊所禁止接收发烧患者,要求有发烧和咳嗽症状的患者去医院治疗。但是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人们逐渐放松了警惕。当出现发热咳嗽时,他们选择了“买点药”和“扛个肩”。
其实在这次疫情中,村卫生室、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起到寻找感染者的“探针”作用。52岁男性,2020年12月26日确诊发热。12月27日、29日、30日到小郭庄村的一家诊所就诊,直到1月2日下午到新乐人民医院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从症状到核酸检测的时间跨度超过一周。
冯子健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患者数量仍在增加,表明病毒已经秘密传播了一段时间。从行动轨迹来看,病毒已经在这个村扩散,很多确诊病例在小郭庄村之前只活跃了半个月,并没有出去。
村里的老人因为缺乏保护意识,抵抗力弱,成了病毒的攻击目标。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咨询委员会专家、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介绍,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居民中老人和儿童较多,个体防护意识和健康知识薄弱,更容易受到病毒的“威胁”。
流动人口多,面积广,村民防疫意识差,农村防疫难
目前,中国约有6亿人生活在农村。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流动人口多、交通不便、地域广阔、常住居民防控意识和信息接收能力弱、防控人力物力水平低,是导致疫情防控困难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各地对防控工作的重视,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并没有在农村地区大规模爆发。基于此,人们一度认为农村人口密度小,空空气环境好,病毒传播风险小于城市。
\”河北省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打破了这一预期.\”中国价值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家林说。
从农村的病毒传播风险小于城市,到农村成为防疫薄弱点,农村防疫做了哪些正确的工作,出现了哪些漏洞?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应对传染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非常重要的战略措施。”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在回顾武汉疫情和随后的几次疫情时,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四个早晨”。
新冠肺炎肺炎暴发初期,我国核酸检测能力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所以当时的农村疫情防控主要采用了两种物理隔离技术:道路控制和人口控制。
“在疫情爆发的早期,一些农村地区自发地‘封闭村庄,封锁道路’等‘硬核’防控模式被广泛传播。”武汉大学中国农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认为,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各地交通管制水平普遍提高,“刺刀见血”。乡镇干部、村干部、卫生人员、警察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治理力量,正是通过“刺刀”这一物理装置得以重新组合;通过交通线,各“刺刀”构筑了农村疫情防控的毛细血管,编制了“严防死亡”疫情防控网络。
另一方面是控制人员,包括严格控制感染者、疑似感染者、发热和不能排除的密切接触者,控制疫情期间去过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控制所有人员,提倡不外出不聚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封闭管理措施,严格限制人们外出。卢表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主要是对疫区流动人口或疫情期间到过疫区的当地群众进行调查,实现了大部分地区人口的全覆盖。
正是通过深入的社会动员,实施了道路控制和人口控制,在疫情初期实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许多农村地区成功完成了防控任务。但经过长时间的“零清场”,在今天正常的疫情防控中,难免会有一些地方出现麻痹的感觉,耽误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河北疫情已经敲响了警钟。“我们认为,城市病毒传播的风险很高,而农村地区被忽视了。”吴浩说,延迟意味着当发现病毒在农村传播时,可能已经在二三代开始传播,所以早期检测仍然是重中之重。“我们要警告全社会,病毒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和自我监控,农村也不例外。”
聚集活动加剧了疫情的传播,村民健康意识低下,基层“卫生守门人”倒下,导致病毒秘密传播
“河北疫情异常,暴露了农村疫情防控的‘短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霄云。
1月1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情况。顺义区赵泉营镇连庄村7户家庭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北京官员表示,农村家庭的新聚集病例意味着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防疫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疫情期间,要坚决防范集群风险。“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疫情的来源与宗教集会直接相关。然而,在疫情爆发之前,一些宗教信徒已经聚集在村子里的一个家庭家中。像其他聚集活动一样,很容易造成疫情的传播。”日前,石家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李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爆发后,当地所有宗教场所暂时关闭。北京宗教领域疫情防控也全面升级,155个宗教活动场所全部暂停对外开放,集体宗教活动暂停。
村民健康意识低下是农村防疫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根据国家卫健委监测数据,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4.81%,而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15.67%。农村居民、中西部居民和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这一轮河北农村的‘超级传播者’是具有上述特征的‘欠发达农村老人’。”梁家林表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相比,新冠肺炎肺炎的感染症状更加复杂,这给新冠肺炎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居民落实肺炎诊疗标准带来巨大挑战。据报道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许多确诊病例在无法判断是否感染新冠肺炎肺炎时,选择“自行服药”和“到临床就医”,不仅延误了治疗过程,还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村民们放松了警惕,基层的“卫生守门人”也倒下了。“根据最新报道,河北疫情0号病例早于2020年12月15日。从2021年1月2日第一例确诊病例开始,半个多月未发现。”天津泰达医院的李庆教授说:“一些确诊病例自己去村卫生室和药店买药。如果这些医学点能做核酸检测,可能这么久都不会被发现。”
对此,吴昊表示,要充分发挥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的哨点作用,发挥监测和调查作用,及时报告问题,告诉普通群众及时就医。“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去年发布了一份文件。有必要在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还需要标记人,起到预警作用。”
吴昊认为,此次疫情中存在患者自己去药店买药的问题,建议加强对诊所和药店的监管,做好信息共享,发挥预警监控作用。
许多省份都在全力防控春节疫情,确保疫情不会因春节而蔓延
又一年,春节来了。在李霄云看来,农村人口虽然分散,但一旦移民回乡,再加上探亲访友、参加婚宴、春节请客人吃饭,流动性和聚集度往往比城市好,群体聚集带来的加速传播效应,很容易抵消分散居住带来的孤立传播效应。
一年来,由于当地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人们的心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甚至放松了警惕。然而,春节的开始意味着从城市回家的流动。一旦春节期间出现类似河北的病毒传播模式,受农村医疗水平限制,节后回归会给城乡疫情防控带来双重压力。
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农村疫情防控指南。按照指引,外来人员也要纳入辖区内人员管控范围,所有乡镇外来人员都要做好“健康宝”检查和扫码登记工作。严格控制村内聚集活动,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开展容易引起人群聚集的大型农村聚集等活动。
面对严峻复杂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势,为减少春运期间人员大规模流动,1月10日,国务院联合防控机构设立春运高峰专班,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确保疫情不会在春运高峰传播,引导人们错峰出行,避峰。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景区高峰假期、避峰、限订高峰接待工作。
近日,北京、上海、宁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相继出台了“春节不回家”的举措,鼓励企事业单位安排弹性休假,有条件的就地过年。
“今年春节,希望大家坚持原来的抗疫策略,正视风险。尽量减少可以避免的聚会,不要举办太多的聚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在接受采访时说。
人对人,人对人,人对人,从核酸检测阳性的汽车零部件,到雷爆频发的冷链,再到这次农村爆发,SARS-CoV-2似乎无孔不入。虽然疫情已经发生一年多了,但人类对SARS-CoV-2的认识还是有限的,防疫意识不能容忍任何粗心大意。(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