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球时报》采访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冯多佳:中国不会与外国形成“免疫鸿沟”
[环球时报记者]冷韩在没有治疗肺炎的特效药的情况下,疫苗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抗病毒的重要武器。到目前为止,中国官员表示,他们已经接种了1500万次疫苗。然而,随着疫苗接种过程的推进,有许多疫苗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引起了争议。针对最关注的话题,《环球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冯多佳。
中国的疫苗接种与国际发展同步
环球时报:20日,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宣布,目前新冠肺炎接种疫苗人数已超过1500万。疫苗接种的国际水平如何?
冯多佳:据18日举行的世卫组织第148次执委会会议介绍,随着全球首批疫苗的推出,到目前为止,至少有49个高收入国家接受了3900多万剂疫苗,而最低收入国家仅接受了25剂疫苗。
作为第一个敲响全球抗疫警钟的国家,中国的疫情与国外不同。因此,结合国内疫情和防控目标,考虑SARS-CoV-2中疫苗接种的主要策略。目前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不仅对这一人群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有利于“外防进口,内防反弹”,有利于我国整体疫情的防控。
环球时报:你在采访中提到中国在疫情前接种疫苗的意愿较低。这是否会成为新冠肺炎未来疫苗接种的障碍,还是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种有机会改变人们的观念?
冯多佳:以流感疫苗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公众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不如西方国家的公众强烈。但是,近年来,随着疫苗接种的加强和疫苗科学的普及,公众的预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愿意接种疫苗的人数逐年增加,甚至出现了疫苗短缺的情况。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果证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公共卫生参与意识很高。另外,大众接种疫苗的意愿肯定会越来越强。目前接种工作进展顺利,就是很好的证明。
历史上中国一直有通过接种疫苗战胜疫情的优良传统,全民筑起免疫屏障。比如通过接种疫苗,彻底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乙肝发病率和携带率明显降低,麻疹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在,虽然有些人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犹豫不决,但总的来说,公众接种疫苗的意愿在空之前很高。
环球时报:根据中国目前的生产能力和防疫需求,你认为我们是否需要实现群体免疫(70%-75%的人口产生抗体)?什么时候实现?会不会和国外出现“免疫缺口”?
冯多佳:虽然中国的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因为全球疫情依然严峻,我们还是要主动通过接种疫苗来构筑一个群众性的防疫屏障。为了建立这条防线,我们必须根据预防医学的法律达到必要的人口覆盖率。目前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与国际发展同步进行,进度符合计划安排和接种策略,不会出现所谓的“缺口”。至于何时达到既定接种率,是否调整接种率,一方面取决于疫苗供应速度、总供应数量和接种进度;另一方面,相关机构将根据疫情变化调整疫苗接种计划和策略。
如何看待国外疫苗的不良反应
环球时报:如何看待辉瑞频繁出现不良反应?如何调整接种策略?这种不良反应是会减缓新冠肺炎免疫工作的进度,还是会给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带来机会?
冯多佳:任何疫苗批准上市后,都要经过“上市后再评价”(或“四阶段临床”)阶段,必须通过大规模人群接种观察,进一步证明是安全有效的。辉瑞-生物技术公司的基因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这种技术开发的疫苗。这项技术已经发展了20多年,现在终于形成了疫苗产品。其营销意味着进入了“营销后再评价”阶段。目前有一些关于该疫苗不良反应的报道,但各种不良反应是否超出正常范围,死亡病例与疫苗性质或产品质量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需要科学家、医学专家和药品监管专家通过规范、专业的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各种技术路线开发的疫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同一病原体的不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没有质的差异。
环球时报:目前国内生技和科兴研发生产的灭活疫苗,因为在数据上不如辉瑞和马德纳高效而受到质疑和抹黑。你如何看待这些数据的差异?提高中国疫苗在国际市场的可信度存在哪些挑战,如何克服?
冯多佳: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临床试验设计、地点、人群、流行背景和统计方法,最终数据之间没有绝对的可比性。只要符合COVID-19中世卫组织疫苗研发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标准,符合国家法律标准,每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检查和评价,没有质的差异。
中国疫苗能否建立良好的国际信誉可能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的信誉和国际承诺;二是我国使用该疫苗的防控效果;三是国际质量认可;四是国外使用该疫苗的防控效果;第五,疫苗供应效率和服务水平;等等。在这些方面,中国疫苗显示了良好的公信力,很多国家率先接种中国新冠疫苗,是对中国疫苗公信力的肯定。
中国疫苗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环球时报:mRNA是一种新的疫苗研发路径。目前中国这种路径的水平如何?是不是落后了?差距有多大?
冯多佳:中国已经部署了五条技术路线来开发新冠肺炎疫苗,包括基因疫苗路线。据我所知,国内两家公司开发的mRNA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同时也开始搭建设施进行大规模生产。
环球时报:中国R&D疫苗的一些设备和材料以及生产依赖进口。应该如何突破?
冯多佳:比如国外生产的培养基,由于多年来在研发、质量控制、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现在占据了全球细胞培养基市场的绝大部分。然而,近年来,国内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培养基的市场需求,导致了本土企业和自主产品的出现和发展。再比如疫苗包装的预充式注射器或者青霉素瓶的原材料(玻璃管),长期从少数国际公司进口,受疫情影响,导致全球供应不足,物流缓慢的问题。这也促使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弥补空,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目前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本土化的曙光开始显现。此外,疫苗生产线的一些关键设备,包括培养罐、净化设备、分装线,甚至信息和数字系统,过去都是大比例进口的。如今,国内企业不仅可以生产和供应,而且他们的产品也加入了国际供应链。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的成员企业正在加大投入,努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希望尽快实现产业链的独立和供应保障。
中国疫苗总生产能力将超过40亿剂
环球时报:中国疫苗市场潜力有多大,能发展到什么规模,能否给出具体的全球市场份额?
冯多佳:根据中国新冠肺炎疫苗免疫战略,中国免疫覆盖人口将达到10亿以上,需要20多亿剂疫苗。如果加上发展中国家对疫苗的需求,国内疫苗的总需求可能超过40亿剂。中国18家企业正在加快SARS-CoV-2疫苗产能建设。据估计,国产新冠肺炎疫苗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超过20亿剂。随着更多企业的疫苗完成临床试验并陆续获批上市,总生产能力将超过40亿剂。根据全球人口和平均疫苗接种覆盖率的估计,这一产能可以满足全球40%以上的新冠疫苗需求。
环球时报:目前我国接种疫苗的年龄在18-59岁之间。请告诉我们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的相关研究和检测进展,以及相关人群后续接种的具体方案。
冯多佳:作为创新疫苗的新冠疫苗,考虑到目前的疫情和各年龄段人群的临床需求,结合安全性考虑,有必要逐步开展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设计方面,3-17岁属于青春期组,18-59岁属于青壮年组,60岁以上为一组。所有年龄组都观察了临床试验数据。目前仅限于18-59岁年龄段,因为青壮年是第一批资料最全的人群,也是第一批有条件批准推荐接种的人群。目前,3-17岁年龄组正在申报。随着研究进展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接种人群将逐步扩大到3-17岁和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