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和天津供水60多亿立方米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刘石平)记者2日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向京津冀和河南供水345.27亿立方米。其中,向河北供水超过100亿立方米,向北京和天津供水超过60亿立方米,分别达到60.06亿立方米和62.13亿立方米。项目综合效益突出。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车。六年多来,南水北调优化了京津冀水资源配置,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京津冀的协调发展。
在北京,南水改变了首都的水资源安全和供水模式。南水40多亿立方米用于自来水厂供水,约占进入北京的水量的70%,直接惠及1300多万人。同时,密云、十三陵等水库储存了近9亿立方米南方来水,地下水补充到城市河湖,使地下水位显著上升。
天津市形成了以南水北调和滦河引水工程为骨架的供水新格局,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核心区实现了长江、滦河引水的双水源保障。逐步以南水北调替代地下水,改善了2817个村庄和286.8万农村居民的饮用水质量。
在河北,40多个配水点和128个地表水厂输送的南水改善了河北中南部的供水结构。截至2020年底,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7个城市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惠及1354万人。
南水北调工程在保证生活用水的同时,对河北省实施生态补水,累计向白洋淀等20多条河流补水30亿立方米,形成2578公里的水道,水面面积175.6平方公里;天津子牙河、海河生态供水量逐年增加,达到12.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线工程贯穿京津冀,形成了京津冀水系统互联互通、互通互利的供水新格局,为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进雄安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