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冬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
来源:山西新闻网
3月19日,山西省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去冬今春的气候概况。全省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
全省冬季平均气温为-2.7℃
2020年冬天,随着冷空气逐渐活跃,网上传言“今冬将现60年来最寒冷冬天”“2008年以来最冷一年”等说法。当时,就有气象专家辟谣说,是否为冷冬还言之过早。刚刚过去的冬天,到底是不是冷冬?气象数据给出了答案。山西省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冬季平均气温为-2.7℃,较常年同期偏高1.4℃。全省大部气温偏高1℃以上,个别县市偏高2℃以上。冬季气温前期偏低,中、后期偏高明显。
降水方面,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4.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1.2毫米,为近30年第三多。从地域分布看全省大部降水偏多,其中,中南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多5成以上。从时间分布看,冬季前中期降水偏少、后期异常偏多。
2月,我省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
除了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冬季我省主要气候事件表现为2月降水异常偏多和气温异常偏高。
我省冬季最强的两次降水天气过程均出现在2月,分别出现在2月24日—25日和28日,其中28日降水范围和强度较大。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1.6毫米,是常年降水的3.7倍,为历史第二多。2月,多地日降水量超历史同期极值,超极值或排历史前三位的共有95个县市,其中,69县市超历史极值。其中24日破历史极值的站点出现在南部地区,28日破极值站点基本分布在北中部地区。
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3℃,较常年同期偏高4.3℃,为历史最高。月极端最高气温超历史同期或者排历史同期前三位的共有72个县市,其中,36县市超历史极值,4县市平历史极值。
冬季,山西省冬小麦处于越冬期。季内前期,气温大部偏低、降水大部偏少,受气温偏低影响,我省冬小麦进入越冬期的日期大部偏早;季中期气温普遍偏高,光照充足,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设施农业生产较有利;季末出现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对冬小麦越冬及返青生长较有利,但强降雪天气导致部分地区设施农业受灾,同时也对交通运输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季内气温异常偏高也使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升高。
春季天气复杂多变
入春以来(3月1日—18日),全省平均气温为6.3℃,较常年同期偏高3.6℃,为历史第三高;其间降水天气较多,其中3月1日和18日的过程相对较强,入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1.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从空间分布看北中部降水偏多,南部偏少。
过去一周,山西天气复杂多变,出现了大风、沙尘、雨雪等重大天气过程。山西省气象台先后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沙尘暴黄色预警、道路结冰黄色预警、暴雪蓝色预警等,对数次天气过程都做出准确的预报。
3月11—12日,大同、朔州的10个县市出现了小雨天气,降水量介于0.4—6.2(阳高)毫米之间。14日,长治和晋城的大部、临汾和运城的局部共19个县市出现了小雨天气,降水量介于0.1—1.2(泽州)毫米之间。15—16日,山西出现了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15日2时开始,我省从北到南逐步出现了沙尘天气,天镇、阳高、大同平城区、阳曲等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强沙尘暴,最低能见度达到400米。15日21时沙尘天气开始减弱,16日我省南部大部、北中部部分地区仍有扬沙、浮尘天气,能见度介于1.9—7.8千米之间。(郭卫艳 段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