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疫情席卷吉林省吉林市。感染人数急速攀升、高校出现聚集性传播、大量密接者亟待转移、城市“暂停”后出现保供难、春耕在即农民种地难……吉林市迎来本轮疫情的最艰难时刻。抗击奥密克戎,300多万人口的北国江城争分夺秒投入战斗。
突如其来:抗疫迎来最艰难时刻
3月2日,吉林市在应检尽检人群中发现4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平静生活就此打破。
截至4月7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26462例,其中确诊病例13517人、无症状感染者12945人。
学校、农村、社区等地相继“失守”……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吉林市卫健委党组书记罗兵说:“这轮疫情中,一天检出的阳性感染者甚至能和过去一轮的总和相比。”
位于吉林市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出现聚集性传播后,6000多名学生缺乏隔离场所。由于符合条件的隔离场所有限,当地一度出现“人等床”现象。此外,很多老旧小区的人员管理存在漏洞,车辆、人员流动增加传播风险。随着城市按下“暂停键”,买菜难、配送难等问题又随之而来……
坚定不移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
3月12日,吉林市感染者数量陡然上升,当日报告阳性感染者超1200例,疫情严峻复杂,防控进入关键时期。
面对隐匿的“敌人”,疫情初期吉林市日核酸检测能力仅有4.5万管,在采、送、检、报等环节的衔接上也存在“盲区”和“时差”。面对这些挑战,吉林市加快补充核酸检测力量,合理调整检测方式,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效率,在城区范围内进行多轮核酸检测后,逐步缩小核酸检测圈。
数量庞大的感染者一度给吉林市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3月15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出台后,吉林市迅速应用,占绝大多数的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不再需要对其采取过多的医疗和干预措施,释放出更多的医疗资源给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我们对危重症患者采取‘一患一团队’24小时监护。”吉林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高强说。
3月25日,吉林市启动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连续几天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稳定下降,疫情范围进一步缩小。然而,由于东北亚批发市场等聚集性疫情影响,疫情又出现一定反弹。4月4日晚,吉林市发起最后冲锋,逐小区、逐楼栋、逐单元排查转运隔离风险人员。
坚持就是胜利 人人都是英雄
这是一场长达一个多月的抗疫战斗。胶着的背后,无数抗疫工作者昼夜奔走在城市的“毛细血管”里,奋战在这场“清零”战役中。
来了,我们都来了!
顶风冒雪,星夜驰援,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救治队员奔赴吉林市,为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托了底。在吉林市疫情最吃劲的时候,17支省外医疗队1500多名医护人员,以及省内9支医疗队1600多名医护人员陆续进驻吉林市。在哈尔滨医疗队接管的吉林市中心医院重症病房,每名护士每班要照顾4到6名危重病人,“大家的防护服里都是汗水,但不舍得休息,咬着牙坚持。哈尔滨和吉林市同饮一江水,感情更浓厚。”哈尔滨医疗队的护士李倩说。
快一点,再快一点!
为了缓解救治和隔离压力,吉林市数个方舱医院和隔离方舱迅速开工。3月的吉林“倒春寒”,在最低气温只有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夜,建设工地吊车林立、昼夜施工,竣工一个使用一个。
坚持,再坚持!
吉林市发动近4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1万多名志愿者与社区工作者坚守抗疫一线。他们连日组织核酸检测、配送物资、流调排查,防护服就是他们的工作服。年过七旬的刘凤英和她牵头组织的爱心救助家园志愿者们,奔走在各个社区。她说:“早点做些什么,城市就能早点恢复正常。”
4月8日0-24时,吉林市新增治愈出院确诊病例343例,累计康复出院超1.5万人。8日,吉林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吉林市实现本轮疫情社会面清零。
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6000多名在省内其他地区隔离的学生陆续返回学校。“虽然疫情开始受了一些惊吓,但是帮助我们的人很多,在隔离点的生活和饮食都很好,我好像都长胖了一些。”大三学生张桐说。
4月的松花江畔,垂柳生出嫩芽。这个春天,那些同舟共济、合力抗疫的点点滴滴,会深深镌刻在吉林市人民的记忆深处。
来源:马晓成、邵美琦、王帆、张楠、司晓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