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青岛、郑州争北方第三城,能否立住新“人设”?

青岛、郑州争北方第三城,能否立住新“人设”?

原名:青岛和郑州争夺北方第三大城市。他们能建立新的“人力资本”吗? 资料来源:国家商业日报 最近,青岛和郑州经常被比在一起。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发布后,…

原名:青岛和郑州争夺北方第三大城市。他们能建立新的“人力资本”吗?

资料来源:国家商业日报

最近,青岛和郑州经常被比在一起。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发布后,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大城市”的地位在20年后有所松动。后者是郑州,其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1590亿元,仅比青岛少151亿元。

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上的也是文化上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在他的著作《2000年的大趋势》中预言:

在新世纪,文化的经济意义将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它将对当地的整体经济产生乘数效应,并将大大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巧合的是,这两个北方城市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聚焦于“文化”这个词。

最近,在建设“黄河国家历史文化标志性城市”的目标下,郑州市发布了《郑州市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实施方案》,其中表示将“在三年内加快100多个各类博物馆的建设,为全市重点文化建设一个“接待室”。

几乎与此同时,在青岛“十五”攻防战第一次质询会上,青岛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李直言,青岛的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在副省级城市中相对较低,“青岛应该有一个新的文化地标”。

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在城市及其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许多城市日益清晰的流行记忆相比,这两个北方城市似乎缺乏鲜明的文化特征。这时,他们能为自己建立一个“人类设计”吗?

01

照片来源:摄影网络
“下雪时,Xi变成长安,杭州变成临安,南京变成金陵,北京变成北平,苏州变成苏州,洛阳变成神仙之都,开封变成宋朝的首都…郑州仍然是郑州。\”

这是郑州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它是商朝的古都,但与其他古都相比,似乎很难捕捉到它的仿古风格。由于年代久远,现存的古城墙遗址规模不大,而城内唯一的古建筑,如文庙和城隍庙,并不引人注目。当游客来到郑州时,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问一些问题:郑州的文化遗产在哪里?

经常被批评为“文化沙漠”的郑州,总是引起当地人的抱怨:郑州是真正的八大古都之一,甚至有些专家建议它应该排在八大古都之首。

早在1993年,鉴于新金朝第七大古都河南安阳的成功,在郑州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就提出了“郑州商城申报八大古都”的建议。该提议当场得到了几十名专家的回应,但随后就被搁置了。

2003年,声音再次响起。郑州市政府正式向中国古都学会提交申请材料,并于2004年被宣布为第八大古都,结束了长达10年的长跑。从那以后,郑州的对外宣传就一直贴着“八大古都”的标签。

然而,《申报》的成功使郑州陷入了一场“名存实亡”的争论。

郑州历史文化的“真空”源于其城市记忆的不连续性。当地媒体指出,直到新中国成立,郑州作为古都的地位才通过新的现代考古学被重新发现。

“晚出道,太老”,不仅缺少延续至今的历史过程,而且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故事也没有史料可依据。此外,工业和交通的形象进一步疏远了郑州的历史和文化。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在谈到旅游业时指出,郑州市缺乏旅游景点,整体上缺乏旅游氛围。具体来说,人工旅游景点数量少,独特性差,知名度不高,市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甚至不如登封、巩义等郊区县。

让无形文化看看,郑州一直在努力,但速度似乎有点慢。

去年,郑州市发布了《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计划三年内在全市建设100多个各类博物馆。以前,郑州只有25家各类博物馆开放,服务人群覆盖率明显较低。

然而,与其他文化名城相比,郑州却远远落后。2005年非公有资本被鼓励进入博物馆领域后,Xi、昆明等城市早就提出了“博物馆城市”的目标。从数量上看,到目前为止,Xi、成都、北京、上海等城市拥有100多个博物馆。

02

照片来源:摄影网络
看不见的是它不存在。这个神话也适用于青岛。

在19世纪末开埠的青岛,外国文化潮流和文化名人接踵而至。1930年,闻一多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给青岛留下了“天堂”的美誉,也带来了“文化缺失”的问题。

在梁实秋的《谈闻一多》中,他曾写道,“青岛虽然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但毕竟是一座海上小城。南京没有孔庙,北平也没有琉璃厂。十几个人形容它为“没有文化”。\”

20世纪90年代,这种说法逐渐成为青岛是“文化沙漠”的证据。当时,青岛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赶上了全国前十名。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一个问题:青岛的文化氛围能满足当地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吗?

当青岛因缺乏阅读氛围而受到批评时,当地的独立书店,如书店,曾经大声疾呼。作家安东是这家书店的主要图书推荐人,他认为青岛的组织系统相对较晚,风景相对较好,就像一个看起来太漂亮的女孩,会被认为没有内涵。\”事实上,人不一定没有内涵.\”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的尹玲在追溯青岛引进外来文化的历史时也指出,

与邻近的城市如济南相比,青岛缺乏古都的历史基础,这不可避免地导致青岛没有文化的错觉。与具体的文化设施相比,青岛在文化引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滨海文化”风格。然而,与具体而明智的文化实体相比,这种文化特征是难以察觉的。

文化实体的数量不断减少,增加了识别的难度。青岛本地诗人王印对此感触颇深。他认为,在青岛旧城改造过程中,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逐渐消失,进一步疏散了青岛现有的文化。

如今,青岛必须努力做到“无中生有”,摆脱“文化沙漠”的印象。

去年,在青岛的“向深圳学习,赶上深圳”活动中,两个“文化沙漠”被放在一起比较。青岛当地媒体指出,深圳摆脱瓶颈的原因之一是,

“深圳把城市的核心区和黄金地带留给了文化,它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公共文化空间,数量和体积巨大,设计富有创意,体现了文化对深圳的重要意义。”“对青岛来说,首先是观念和意识的变化”。

在青岛“十五”期间的第一次调查会上,李指出,青岛应该有一个新的文化地标,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而是以书籍和阅读功能为基础的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组合。

03

照片来源:摄影网络
对于郑州和青岛来说,迫切需要打造一个“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

在传统产业中,两个城市的增长都表现出一些疲软。青岛工业总产值在2015年达到1801.9亿元的峰值后,在2018年降至1138.978亿元,并在三年内“蒸发”了三分之一以上。

相比之下,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1年的22.0%开始回落至2019年的6.1%。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降幅很大,不仅明显高于全国,也低于河南省18个城市。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这两个城市的下一步,第三产业至关重要。

文创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在这方面,青岛有一定的优势。2018年,郑州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40亿元。早在2016年,青岛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达到557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99%。

然而,与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变得流行的另一个北方城市Xi相比,Xi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在2007年和2016年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和7.8%,在全国排名第九。

在此之前,郑州和青岛都有着促进文化发展的共同目标。

早在2018年,青岛就发布了《关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促进青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三年内,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0%。

同年,郑州还出台了《关于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优势文化产业项目。此前,郑州已提出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0%以上”。

根据上述目标,两个城市都达到了成果验收阶段。如何成功地撕掉“文化沙漠”的标签,建立一个新的“文化沙漠”?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认为,城市品牌只有与当地市民的活动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基础,而不是停留在“空中楼阁”的计划或蓝图上。

还有,正如李所说,“地标、爆炸品和穿孔场所都是行业和格式流行的外在表现。最终,这座城市将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艺术经纬:张健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40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