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支持小汤山护士林萍:非典和新官抗“疫”两次
2: 00到1: 00之间,当小汤山医院和驻地来回走动时,北京友谊医院的护士长林萍偶尔会觉得自己回到了17年前。当时,她在非典的第一线治疗病人。她每天深夜回到住处,不得不穿过斑驳的阴影和武警把守的岗亭。
17年后,她再次站在反对“新皇冠”的前线,在“红区”战斗了40天。病人的状态不同了,她的角色也变了,但是当最后一批病人被送走的时候,迎接希望的喜悦和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再次在她胸中响起。
5月10日,北京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林萍在工作。
摄影/新京报记者王佳宁
他报名支持武汉坚持小汤山40天。
1月下旬,北京友谊医院国际护理部护士长林萍看到通知,医院将成立海外医疗队支援武汉。当时,她在通州区医院值班,并迅速申请了一个名字。她专门写了一份申请,列举了她的优点:她有24年的工作经验,参加过非典防疫工作。他还向领导发了一条信息:“一定要想到我!”下班后,她迅速开车回家,并把行李带到医院。然而,考虑到年龄和其他问题,他们最终没有给出自己的名字。
3月中旬,她接到紧急通知,前往小汤山指定医院支援第一线。
对北京人来说,小汤山医院就像是一个精神象征。当新加冕的肺炎患者首次出现在北京时,社会开始质疑小汤山医院的重新开放。这家17年前迅速崛起的定点医院在非典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北京抗击冠状病毒的前沿阵地,也是防疫胜利的标志。
林萍的家人非常支持她,并敦促她注意安全。放在她办公室一个多月的手提箱终于派上了用场。3月14日,她带着行李上车,作为第二批支援人员进入小汤山。
在她的眼前,并不是一个平稳运行的医院。经过一夜的奔波,小汤山医院又被重建了。“工地”的感觉还在,还在交接过程中。随着国际疫情的蔓延和返乡人数的增加,北京的防疫压力急剧上升。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前,她和她的同事们已经开始互相交接并同时对待对方。
3月16日下午,小汤山医院正式对外开放,对进入北京的境外人员进行筛查,对疑似病例和轻、普通型确诊患者进行治疗。林萍带领几个同事组成“应急小组”,进入“红区”。他们不称新来者为“病人”,而是“客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感染新的牙冠,被诊断的人也很紧张。“客人”这个名字似乎没那么让人恼火。
当“客人”们下了车,林萍看到了他们的不安,这表现在医务人员对结果的不断催促,倾诉他们的烦躁,进入病房,还有一些人从什么东西上掉下来。
“我非常了解他们的感受。一切都未知。当我看到病房大楼时,我的恐惧油然而生。”林萍说。
她收到的第一件事是一个确诊的病人,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她不配合手术。一天晚上,北京刮起了大风。她和她的同事带了12名病人做了CT检查。室外的灯被来回吹动,使病人更加焦虑。当时,她还没有被诊断出来。当林萍陪她说话,得知她有疑似症状时,她的心绷紧了。她立即示意她的同事带走其他人,她独自负责。做CT不能穿内裤,病人忘记了,林萍找了一件隔离衣挡住让她换,帮她拎东西。陪伴和安抚使病人平静下来。确诊后,她很快被转移。离开前,她留下了一张感谢信,对护士的帮助和祖国的温暖表示感谢。
组织咽拭子“沙龙”,让护士体验咽拭子取样
在小汤山,林萍扮演着双重角色。
她是护士长,管理着6家医院的27名护士。新病房里的每个人都不熟悉。除了管理团队,她还得在病房工作。白天梳理流程,总结经验,晚上进入红区进行筛查和护理。唐笑山每天可以接待400人。她和她的同事抽血,采集样本,安抚病人的情绪,并帮忙点菜。有一次,她在房间里呆了将近10个小时,累得椅子都不可靠,她直接坐在了地上。
小汤山医院有着紧急、繁重和快速变化的任务。晚上11点,林萍接到一个电话,要求她第二天接管一个确诊病房,并成立一个新的52人护理小组。在检查房间基础设施、收集、熟悉工艺环境和达到治疗状态之前和之后仅用了6个小时。
战场在变化,他的“士兵”也在变化。每天睡觉前,林萍都会把手机放在枕头旁边,随时可以接收到任何消息。在她最忙的时候,她每天睡两三个小时,有时甚至不睡觉。一天晚上凌晨1点,她的同事突然生病了。她很快起床去接班。她早上8点从隔离区出来,开始上白班。
随着形势的变化,医院的内部流程也在进行调整。起初,新来者的咽喉拭子取样是由一个特殊的咽喉拭子小组进行的。后来,由于人数众多,病房里的护士也不得不采取抽样手术。
许多护士没有做过任何实践练习。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林萍参与了咽拭子“沙龙”的组建,邀请专家讲课和答疑,护士在现场为对方收集咽拭子。“我们的病房,27名护士,还没有采取咽拭子,加上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行动,每个人都还在一些压力下。训练可以提高专业技能,缓解紧张。”
100多名护士参加了沙龙,气氛非常热烈。前来指导的专家被护士提问的热情所震惊。
“自己做和为别人做不一样。这样做后,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都可以马上理解,例如,棉签进入的角度比较好,怎样才能减轻疼痛。”林萍也在沙龙里第一次体验了咽拭子取样,感到豁然开朗。
医院里有近1000名护士,但他们不能全部参加。沙龙结束后,他们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制作了应用程序来传播他们所学的知识。
两次“抗疫”运动一生无悔。
在医院和住院医生之间,林萍有时觉得自己已经回到了17年前。那时,她也每天黎明时走进病房,深夜回到车站。小路被斑驳的树木覆盖着,路边是武警的岗亭。
“还是有一些差异。现在医疗技术很先进,许多新的仪器和设备都可以使用。保护也更专业。“非典爆发时,隔离衣还穿着布。”
病人的情况也不同。非典期间,林萍照顾重病患者,主要投入是专业操作。在小汤山医院,新人的情况不同,病情可能不是很严重,但情感压力更大,她需要做更多的人文关怀。
“经过这段时间,我觉得护士应该更加注重全科质量的培养。病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是完整的,护士也需要很多心理咨询技巧,对吗?有时候,当你和病人交谈得越多,他们感觉越好。如果他们有话要对你说,这种温暖是非常重要的。”
林萍在父亲的鼓励下从事护理工作。20多年的工作经验,她逐渐加深了对这一职业的热爱。她曾经护理过一位因癌症住院的俄罗斯老人。林萍参加了他的营救。后来,老人的爱人跪下来对她说,即使没有人获救,她仍然会把中国当成她的第二故乡。
当把最后一批病人送到身边时,她和她的同事们欢欣鼓舞,感到黎明终于来临了。17年前,她把病人送出了医院,兴奋地拥抱并哭泣。
“这足以为我生命中的两大流行病做出一点贡献。”林萍说。
新京报记者戴萱摄影师王佳宁
编辑张畅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