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抓重点抓小,构建共治格局,推进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废物管理
资料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在秘书长亲自部署和大力推动下,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全面推进,坚持拓展创新,用“六个推动”对垃圾分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专项治理,构建了全民垃圾分类模式。
完善工作制度,安排专人分班推进关键问题。将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班,进行日常检查、监督和评估、设施建设、宣传和指导,并建立“街道领导、专门班检查员、村社区领导、物业管理人员、三方协调、党员领导和居民参与”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村社、社区和企业的作用,整合安全志愿者、女性志愿者队伍、小型环保卫士等社会力量,实施“一社一队”。目前,已成立38个社区志愿者小组,通过宣传、活动互动、培训和学习等多种形式,共同促进所有居民的广泛参与。
坚持党的领导,党员带头推动责任落实。实行网格化管理,创建“128模式”的工农社区为典范,在城市、城乡等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的地区全面展开。“1”是党员。党员领导小组,工农大嫂、当地居民(房东)和新居民(房客)参加组成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监督小组。“二”是工农大嫂+当地居民(地主)。以家庭包干表彰的形式,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监督和检查,并将奖惩捆绑在一起。“8”是新居民(租户)。房东负责监督检查租户产生的垃圾,选择租户作为“垃圾分类助理”,协助宣传监督,实施租金捆绑评估,大力提升租户积极性。经过工农大嫂的干预,当地居民分类率、新居民分类率、垃圾分类宣传率和居民知晓率分别达到100%和100%。社区产生的其他垃圾从每天6辆车减少到4辆车。
加强分类投放,引导执法,促进习惯形成。采用定时定点和智能监控,为准确分类奠定基础。监管员引导居民早晚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智能分拣设备追溯误投放垃圾的业主,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8%以上。检查区内,沿街商店、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600次以上,不符合标准的不到位实行“一次警告、两次约谈、三次拒绝运输”,执法部门参与同步,通过录像、旁证反馈强制前端分类结果。针对垃圾运送混乱、未按要求设置垃圾收集容器等问题,对65起垃圾分类案件进行了立案调查。
创建共同治理、评估和激励的模式,以促进源治理。运用评估管理、星级评定等手段,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打造共同治理格局。优化评估体系。采用“每日检查、月度报告、季度检查、年度检查”的考核模式,采用“自查+互查”的考核模式进行轮换,每月进行4次考核排名,形成全地区覆盖考核,实现考核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月度评估选出的前五名社区将发放流动红旗,形成赶超学生的良好氛围。实施星级评定奖励。每周都会对用户进行评估,以确定街道上的业主和商店。将通过走廊公告栏和微信公告栏公开信息,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取感,促进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
创新终端治理,并通过现场处置促进本地减排。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培育牛能环保装饰(建筑)废弃物处置和东湖街易腐废弃物处置两大企业,通过市场化、规范化、制度化运作,对装饰建筑废弃物和易腐废弃物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实现现场处置,变废为宝,废物(其他废物除外)不在辖区内,彻底解决辖区内装饰建筑废弃物处置不规范、易腐废弃物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处置可回收、低价值可回收、体积大的废弃物提供经验。
突出宣传教育,典型树木将促进全球推广。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坚持典型宣传,形成示范效应;组织后,再学习形成有效的约束。全年的宣传都有一个“时间表”。从“大宣传、全方位”入手,充分挖掘“两微一摇”、传统媒体、村干部、企业课堂等平台资源。开始全年的全面训练和学习。今年,共组织了15次培训班和21次定期工作会议,以进一步研究相关文件和审查细则。落后的部队进入了“学校”。成立“垃圾分类学校”,将基层单位作为重点宣传和监督对象,通过文件解读、精神传递和领导访谈敲响警钟。先进单位成为“教师”。挖掘示范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先进经验先进单位参观考察,交流和分享工作经验,形成互助、互助、互管、共享的工作格局。群众代表充当“法官”。邀请市民代表、两个代表一个委员、垃圾分类监督员等社会力量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裁决,通过自我对话和他人对话共同创造“声音”,营造一种强于学习和帮助的工作氛围。同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蔡,省垃圾分类办公室特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