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有5378万失业大军,后有874万应届生,疫后“饭碗危机”如何破局?
来源:财经杂志
“十年老店,倒在今朝。”李霞向《财经》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在北京朝阳门附近,李霞经营着一家外贸服装店,开始时只做外贸批发,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海外订单数量极速下滑,李霞也试着转变思维,开始尝试内销之路。
事与愿违,尽管朝阳门附近的写字楼陆续复工,商区也逐渐有了人气,但真正走进服装店的人很少,更别提在货架面前驻足挑选。
谈及过去,李霞叹了一口气,“这里曾经也无比辉煌,生意一度红火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地处长安街北、中轴线东,加之靠近“世界第十一商街”金宝街,早些年李霞经常忙到脚不沾地。“当时每日营业额可达万余元,现在不过百元了。”她被迫在门前挂出了“全场清仓”“撤”等标语,“收不抵支,员工的工资都发不下去。”
谈及未来,她表示暂时没有什么想法,“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需要花销,如果不行的话,也考虑转型做快车司机。”
李霞的情况并非个例,如今国内多数个体工商户都面临着收不抵支的困局。经济学者的共识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最多的工作岗位,在抵抗流动性风险上也最脆弱。据了解,中国5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市场一半以上的就业份额。考虑到它们地位的特殊性,加之其在疫情中遭遇重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呼吁,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借机改革,以减轻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
姚洋倡议,城市应该有烟火气。成都率先迈开了改革步伐,制定出台“五允许一坚持”服务措施,开放街道就业,不仅让城市“活了起来”,更是直接解决了当下困扰已久的就业难题。
这件小事也首次出现在5月28日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点赞”,李克强总理提到,“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这个西部城市指的就是成都。
随后,浙江、江苏南京、四川彭州、吉林长春等地陆续出台指导意见,“为地摊经济松绑”。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认为,允许沿街摆摊,是恢复城市经济的很好示范,相当于用适度放宽管制换取了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新的市场主体成长了起来,新的就业岗位也成长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处,燃起了勃勃生机。姚洋表示,一个人摆摊,背后可能是一家子人。其他城市应该向成都学习。开放街道就业,不能仅作为临时性措施,还应成为新常态。
托底加引导,精准施策保900万人就业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失业率分别为5.3%、6.2%、5.9%、6%,按照现行标准下劳动人口年龄16岁-59岁来计算,今年4月,中国失业人数大约5378万人。2019年12月,中国失业人数为4661万人,对照下来,相当于今年一季度新增失业人口717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5.5%以内,与2019年和2018年相比(新增就业目标1100万,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目标均有所调低。
尽管如此,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1月至4月主要指标仍处在下降区间。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就业压力依旧不容小觑。姚洋表示,900万就业目标有难度,在4月失业率为6%的前提下,“不确定疫情是否会重启,也无法保证未来几个月经济持续向好”。
更严峻的是,7月-8月毕业季将至,874万应届毕业生将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一方面,今年毕业生数量同比增加40万,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企业用工人数不断压缩,大批企业裁员,今年毕业生工作签约率明显低于往年。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在参与调研的应届毕业生中,成功签约的占25.73%,未签约的达74.27%。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让大学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稳住现有就业岗位,也要创造更多新岗位。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
李克强总理介绍,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容纳1亿人就业,零工经济大概容纳2亿人就业,这就需要让更多的就业岗位成长起来。智联招聘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陡然下降,但就业景气程度呈现结构性差异,健康产业、线上业务蓬勃崛起,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就业的职业与行业、内容与形态,提供更多常规之外的就业。
此外,现行城镇就业统计标准并未将农民工群体纳入考量范畴,但他们的就业问题亦值得关注。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2.9亿,其中1.7亿人外出务工,7500万人跨省务工。这些工人大多分布在本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中小企业。因这类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农民工受到的打击更为直接,部分农民工不得已返回家乡,截至3月6日,仍有5200万农民工滞留家乡未返工。以2018年人均月收入3721元计算,未返乡的5200万农民工所造成的收入损失总计近2000亿元。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二者对比不难发现,从“六稳”到“六保”,就业是唯一交集且始终位列第一。
侯海波博士在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撰文时指出,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到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稳就业的基本思路包含两方面:“托底”和“引导”。“托底”意味着保障特殊群体、重点人群的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残障人士、零就业家庭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引导”意味着顺应经济社会转型,积极探索新的就业内容和就业方式,引导劳动者配置到新兴行业和产业,通过资助以训稳岗等方式,提升劳动者技能,增强经济新动能转换过程中劳动者的技能转换能力、就业灵活性和技能适应性。这种稳就业的方式既突出了底线思维,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就业优先”的政策前提下,就业难题逐渐被突破。截至5月24日,已经有超过九成的农民工实现了返岗就业。
对于另一大就业主体——退役军人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对于从事个体经营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国家在税收上提供优惠政策。具体表现为,退役士兵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在3年(36个月)内按每户每年1.2万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限额标准最高可上浮20%,例如四川省的具体限额标准是每户每年1.44万元。
此外,军人退役后可选择接受一次免费(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技能鉴定费)培训,并享受培训期间生活补助。教育培训期限一般为2年,最短不少于3个月。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经济实体资金不足时,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额度15万元。
让上亿市场主体成为保就业的底盘
若想保就业,更重要的保住上万亿市场主体。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把市场主体保住了,就是保住了就业、保住了民生,也就是保住了经济基本盘。”对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近年来,中小企业成为承担中国就业的主要力量。数据显示,目前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近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和80%的就业。然而仅在一季度,就有超过46万家中小企业倒闭,还有一些正在倒闭的路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要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的精准滴灌作用,研究更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阶段性举措,帮助扶持在疫情中受到冲击的中小微企业。”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不少业界人士共鸣。
如何留住青山?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报告还提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具体如何操作?各专家学者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指出,目前亟须制度化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是要在理论、思想上意识到小微企业的重要性;二是需要有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专门机构,帮助解决在人才、会计做账上出现的问题;三是要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融资领域中的应用;四是可以创新试点对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
姚洋认为,要确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5万亿元真正落到企业头上,他建议财政部门应明确规定资金用于保市场主体的比例,防止地方政府在资金使用上重回“搞基建”的老路。
如何赢得未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措施、简化手续,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例如,全国工商联与网商银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在一个月内已为超过800万户小微企业、个体户和农户发放贷款。70%获得贷款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认为,“无接触贷款”有效促进了经营回暖;超过八成(82.3%)的微型企业和个人经营者认为,贷款可得率明显提升,现在贷款相比三年前更容易。国务院参事汤敏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武汉宠物食品店老板在30天内跑遍了30家银行,银行也想帮他,也有扶持政策,但有的因为银行网点关门没办法面签、有的因为他封城期间没有流水无法评估额度,最终支持政策都无法落地,只有一家银行成功贷给他6万元。最后他通过网商银行‘无接触贷款’,顺利借到了46万元,及时保住了生意。”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沈建光认为,守住企业生命线,长期来看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释放企业活力,当前则应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三箭齐发”,全力缓解民营及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和偿债压力,守住生存线。具体而言,一是要持续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缓解资金链压力。二是要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扩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有效需求。三是要注重货币、监管、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前防范风险。
财力下沉保基层运转,兜牢“三保”底线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政策颇为亮眼。具体表现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在5月28日的总理答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省里只是“过路财神”,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建立实名制,有账可查,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
代表委员和业内专家认为,中央加大力度下沉财力,强调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对基层政府来说是“及时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财政安排,对于一些财政困难县是“雪中送炭”,解决了基层“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财政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支出55284亿元,同比下降5.7%。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全国财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税基减少,以及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采取减免税、缓税等措施,拉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约10个百分点;二是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增值税翘尾减收效果持续释放,拉低全国财政收入增幅约5个百分点;三是上年末延至今年初缴纳入库的税收收入同比减少。
此外,财政部部长刘昆在“部长通道”采访中表示,地方财政减收增支的规模在8000亿元至9000亿元,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面临较大压力。
专家学者建议,为了推动基层运转更为优化、更有活力、更加可持续,除了积极应对当前困难,还要完善基层治理长效机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政策室主任张本波表示,一方面,建立责任清单,厘清不同层级、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为基层减压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制定赋权清单,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沉到基层,保障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而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还要加快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延伸到基层单位、覆盖到所有资金,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指向性、精准性、有效性,推动基层把“紧日子”过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对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短期内基层运转困难有特殊原因,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某些长期性的体制因素加重了其困难程度。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压力转化为变革动力,加快相关领域改革,理顺各方关系,由此增强基层可持续运转体制保障。
具体而言,一是要抓住时机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基层运转困难,核心表现在财政收入的下降。下一步应理顺财税体制,例如,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制度,继续调整转移支付结构,着力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比重,形成以一般性转移支付占主体的结构;减少对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要求,这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改善地方财政状况。
二是要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采取多种办法自我解困。中国不同地区基层面临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用特殊办法来解决个性问题。而基层政府了解本地实际,应赋予其更大的改革开放自主权,允许大胆试、自主试。
三是要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政策调整自主权。对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建设等领域,在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调控政策下放到地方,支持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政策。同时,根据中央要求,下大力气破除形式主义,实质性减轻基层负担,为基层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
总体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设定GDP增速的具体目标,但在方向上有所侧重。新增资金全部转移给地方,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姚洋分析,将投资位列最后,这其中大有深意,他认为,“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转变观念的良好契机,它说明保民生可以和GDP增长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文中李霞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