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重提劳动密集型产业绝非倒退

重提劳动密集型产业绝非倒退

重访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倒退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建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对此,许多人都表示怀疑。在强调创新和发展的同时,重新审视…

重访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倒退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建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对此,许多人都表示怀疑。在强调创新和发展的同时,重新审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否是倒退?各地应如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升级通常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认为是低技术含量和高生产成本的代名词,属于应该淘汰的产业。然而,判断是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过于简单和武断。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日益严峻和复杂,特别是海外COVID-19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给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应对短期疫情冲击、做好长期“六稳”和“六保”工作的必然选择,这也是由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决定的。

事实上,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劳动强度正在逐渐下降。机器设备的使用已经取代了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部分劳动力;第二,工业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上以满足基本生存为目标,但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具有基本生存的内涵,还具有生活体验和享受的内涵。快递物流等服务领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就业是最大的生计,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促进就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以制造业为例,虽然高端制造业是发展方向,但仍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制造业“微笑曲线”的底部,在吸纳劳动力和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单位固定资本所吸收的劳动力是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企业的2.5倍,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大企业的10倍以上。虽然这些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不到全国工业产值的30%,但它们容纳了全国70%以上的工业就业,其中大部分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来的。

今年以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下行趋势逐步得到扭转,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然而,与此同时,就业领域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重点群体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加快“双循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大量中小城市来说,其人才、科技储备并不优于大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更好选择。不久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快县域城镇化缺点和薄弱环节工作的通知》,要求尽快弥补县域城镇化的缺点和薄弱环节,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县城就业和定居需求。换句话说,要有效提高县域城镇的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切实可行的。

专家指出,高低产业没有区别,取决于它们是否符合经济发展方向和当地实际。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现在不能放弃,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能放弃,未来还会有相当大的发展。

“就业压力大的时候,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部副部长徐兆远说,保护和促进就业,特别是高质量的就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至于如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徐兆远认为,首先要系统地看待产业的重要性,要有综合配套意识,要特别注意产业链的完整性、完整性和效率性。“例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行业失去了竞争力或削弱了竞争力,从而减少了它们对当地的贡献。在保证环境保护质量的前提下,要防止一些地方以政策为导向,积极向外推进。有时一些产业被转移,其他产业的配套设施和竞争力也会受到损害。”。

其次,有必要相应地改革和优化区域经济体系,以防止它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在现有体制下,一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不断用高端产业取代低端产业。这不仅容易破坏当地原有产业链的完整性,而且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还会带来大量的搬迁成本和企业上下游关系重组的成本。”徐兆远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天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ww.com/965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