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太行“阿炳”
2008年8月,盲人艺术家表演。大山照片
80多年来,左权县盲宣队已成为“太行山文艺重步兵”。他们用流传了几千年的左权的“花腔”唱出自己和山里人的故事。音乐家田青称他们为“活生生的阿炳”,作家唐师曾说他们的音乐“应该跪着听”
“问问他的父母,活这一代,我的上帝,我是什么样子?
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后,我停下了胡琴。天啊,我们逛了一整天。
云筑山为床,天啊,天热天冷,我们走遍了太行。\”
正如歌曲“问父母”所唱的,在多山的太行山上,有一队盲人背着行李,在琴弦上长大,仰望天空。队伍中的人一只手拿着盲杖,另一只手拿着前面人的背包或肩膀,脚尖颤抖测试后,身体的重量下降。一英尺深,一英尺浅,队伍在峡谷和小径中蹒跚而行。走,唱,走,唱。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天气又冷又热,每年有360多个村庄可以去。
他们的行走时间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几乎以世纪为单位。从“黄三崇拜”到举起“太行抗日救国盲宣队”的旗帜,他们一直背着书包,为太行村民歌唱。
80多年来,山西省左权县的盲人宣传队已成为“太行山文艺重步兵”。他们用流传了几千年的左权的“花腔”唱出自己和山民的故事。音乐家田青称他们为“活生生的阿炳”,作家唐师曾说他们的音乐“应该跪着听。”
“谁说桃花红,谁说杏花白”
“谁说桃花红谁说杏花白,瞎活这一代,我没看出来。
你将在山路上开花,在天空中成长。很难想象这辈子太阳会是什么样子。\”
两张桌子放在一起,八个凳子放在一起,八个盲人操作他们带回来的乐器。当鼓声和锣声响起时,村民们迅速围拢过来,抽着烟,抱着婴儿。“盲宣传队来了,盲宣传队来了。”
这是8月12日下午6点发生在山西省左权县五里后村的一幕。锣鼓声过后,左权县“唱向天堂”盲宣队的一些成员换了乐器,几乎所有人面前都有两三种乐器,有的拿在手里,有的绑在腿上,有的放在手边。
演出开始后,反映抗击疫情的新歌和传统歌曲,伴随着村民们熟悉的“开花调”旋律,在盲人宣传队队长刘宏全、王树伟等人的口中涌出。
唱歌时,除了王玉纹把脸埋在双手捧着的笙上外,盲宣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把脸对着天空,头随着旋律晃动,这简直是太有劲了。他们似乎只在有观众或没有观众的情况下为自己唱歌,只有在歌曲结束时听到村民们的掌声和叫好声,他们才会恢复过来,张开嘴大笑。
刘宏全演唱《谁说桃花红,谁说杏花白》后,气氛似乎达到了高潮。63岁的沈书平(音译)自告奋勇地走在刘宏全和王树伟的身后,和他们交谈了几句。音乐又开始了。在盲人宣传队的陪同下,沈书平演唱了一首歌曲《两个阿姨》。
接着,几个农村妇女开始推一个穿红色裙子的女人,远处的男人也喊:“上去吃一个。”50岁的王中方想去,但很害羞。她在最后一刻挥了挥手,站在沈淑萍刚才站的地方。王中方演唱了一首当地传统情歌“有心事就慢慢来”。王树伟和她一起唱歌。王中方的声音洪亮高亢,在最后的合唱中,王树伟的声音中断了,每个人都笑了。
演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刘宏全甚至说了几句:“结束了,我们分手吧。”直到那时,一两百个村民才一个接一个地散开。
晚上,许巍的一个同事邀请了盲宣传小组的成员吃饭。中间的几个小插曲让记者们意识到这群“盲人”相互说笑背后的艰辛。
吃饭时,他们选了一张大桌子,互相拖着,一个接一个地坐下。点菜时,刘宏全说:“一个人点一个”,八个人点两个菜,一个是山西最常见的“炒猪肉”,另一个是“凉面”。\”如果你吃了这道菜,谁能叫它的名字?\”68岁的姚承江说。
幸运的是,晚上五里环村也有会计一起吃饭,否则他们会开个后悔的玩笑。等上菜的时候,他来了,看了一眼说,换个座位。盲人宣传队的八个人被一个挨着一个的人隔开。
“他们蹲着,不能吃东西。”会计做完后,他把每个人都分散到他们中间,并负责给他们食物。然后他拿走了八个人面前的小盘,把它们放到一个大碗里。\”给他们碗里的任何食物。\”
红色首都堡
“红色首都炮台修复监狱,四面墙壁,同胞们,有多高有两丈。
英勇的八路军毅然向前冲去,在栅栏上架起梯子,攻击堡垒的根部。
……
6月23日凌晨4点30分,洪都电池的鸡蛋吃完了。\”
这首《洪都要塞》已经被盲目的宣传团队演唱了近80年。“洪都堡”是日本人在太行山上修建的著名堡垒。这首歌是当地人的声音,表达了八路军摧毁堡垒后的喜悦。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后,八路军北上抗日,开辟了根据地。三个师分别控制了吕梁、五台山和太行山,作为在华北进行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坚持长期斗争的战略基地。
太行山中段的左权县,原名辽县,东汉时设在辽山县,宋代设在辽州。“太行八大风暴,山西锁钥”意味着800英里内只有8条出太行山主干道,这成为打开山西的钥匙。辽河(今张卓河)与左权县太行山呈“十”字形,成为古代“太行八绝”之一。
八路军一二九师挺进太行山中南部后,开辟了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抗日革命根据地。自1940年以来,包括八路军总部、129师、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战部、后勤部和《新华日报》在内的150多个党、政、军组织在麻田、左权驻扎了五年。八路军总部驻扎在陕西、山西和河北的80多个村庄,时间最长的是在麻田。
左权县史籍研究室主任张俊平说,左权县当时有两个政权,一个是位于今县城北部的日伪政权,另一个是位于南线50公里处的麻田八路军政权。除了被称为“小延安”之外,麻田又被称为“小江南”,是太行山上一个高温富水的小盆地。左权县有大小河流2000多条。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使它适合总部驻扎。记者在麻田镇看到,当地村庄有莲藕种植基地和水稻种植基地。
1942年5月,日军扫荡期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为掩护指挥部转移而牺牲。为了纪念左权将军,辽国在那年九月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县前副县长、左权历史研究员王站稳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团结并发动了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盲动宣传队于1938年成立,成为八路军领导下的“特殊工种”。
“在此之前,根据我们师父的口传,太行山区的盲人,像世界各地的盲人一样,数着数着,唱着,坐在码头上,在财主家门口唱歌,唱着吉祥的话,吃着碗里的食物,或者得到一些奖励。钱,小米和其他东西。”刘宏全说道。
据学者刘宏清研究,旧社会盲人的“行会组织”是“黄三协会”。当时,所有依靠讲故事和算命生活在太行山上的盲人都必须参加“黄三俱乐部”,如果他们不参加,就不允许他们当艺人或算卦。要加入这样的组织,你需要付一定的钱。“会议主持人”也被称为“盲人官员”。如果你借这笔钱,来年收回的利息将足够组织一年一度的聚会活动。
“黄三俱乐部”以国家为单位,以钦州的钦县、武乡、沁源为组织,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聚会,以辽州的辽县、和顺、榆社为组织,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组织聚会。《左权文化志》说:“‘黄三俱乐部’举办‘考、试、讲’等各种活动,是盲人艺术家交流、竞争的盛会。它还处理盲人违反纪律的行为,限制和规范艺术家的行为和言论。\”
1938年,太行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一个由民间盲人艺术家组成的盲人宣传队。1938年有3个人,1940年有11个人,1943年有45个人,他们被分成4个小组。他们在艺术家的掩护下,出入敌占区城乡,甚至炮兵建筑和兵营,以歌咏书籍和占卜的名义宣传抗日战争,尤其对伪军的瓦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的剧目包括《男人的十大顾问》、《女人的十大顾问》和《伪军的十大尴尬》等。在根据地演出的书目有《洪都堡》、《人民军》、《支援八路军》、《左权将军》等。
然而,盲目的宣传队伍并没有进入革命队伍的正式序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们仍然是流浪的民间艺术家,他们是文化部门领导的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副队长。“太行抗日救亡盲动宣传队”更名为“左权县盲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并演唱了《歌唱互助团》、《合作社》、《反腐》、《假冒伪劣》、《左权十大变化》、《退耕还林》、《抗击疫情》等歌曲。
“单一苦味”
“在第一个月,梅花盛开,每个人都喜欢它们。单身者有勇气选择一个并带回家。
二月,当春风吹起时,没有人如此悲伤。所有的衣服都被破洞撕破了。单身人士不得不要求缝针。单身人士不想要缝针。春风打了个响指。
……
十二月已经过去一年了。大大小小的人们都说新年好。案板上的每个家庭都在打铃。每个家庭在切肉的时候都会吃饺子。有妻子的人吃饺子。单身人士吃面条。\”
这本传统的钢琴书《单身的苦涩》是一个盲人艺术家在歌唱自己。盲目的宣传团队没有国家财政的生活保障。他们依靠农村市场来养活自己。一旦他们离开团队,他们就无法生存。
68岁的王宇文是盲人宣传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王宇文出生在左权县附近的一个叫都兰坳的村子里。他14岁就失去了双眼,但他18岁放羊时却看不见羊。1975年,王宇文赶上了盲目宣传队。
在左权的300多个村庄和单位里走来走去,是盲人宣传队谋生的一种手段。刘宏全说,每年正月26日,队员们聚集在县城,文化局安排了半个月的集中训练计划。然后他们分成两队,开始去乡下。一队负责县城的南半部,另一队负责北半部。一年去三次,一次两三个月。
“第一个月去,三四月份回来,把冬天的棉袄换成薄衣服,去吧,八九月份回来,穿上冬天的衣服,去吧。转身是一年。”刘宏全说,他去的时候,在另一个村子里唱了一次,回来的时候,把剩下的都补上了。在村里表演并吃了“派饭”后,一个家庭负责照顾一个盲人,所以每个人都吃不同的饭。当村里的人住在许多地方时,他们被安排住在其他地方。如果没有地方住,教室里的桌子就放在一起当床用。\”桌子、椅子和凳子都睡了。\”
王宇文说,当盲人宣传队下乡时,他们用两条腿走路,带着一点眼力走在前面,其他人拿着前面人的背包。每个人都带着几十磅的袋子,里面有被褥、衣服、鞋子、毛巾和其他日常必需品,以及相互依赖的乐器。他们没有带筷子,但是他们带了小便池,这使得晚上起床不方便。
“有时我一天走20多英里。我刚开始的时候,腿疼,肩膀疼。后来我习惯了。”刘宏全,1995年加入盲人宣传队,走了20年。太行山崎岖不平,有些地方甚至没有道路,盲人很难行走。没有路,没有桥,盲目的宣传队最怕雨雪,而陈玉文第一次进入宣传队时仍然担心过河。刚刚下过雨的太行山河水暴涨。“衣服都脱了。两名村民抓着盲人并溺水。水到胸,脚到不了底。”陈玉文害怕被冲走,害怕得要死。
自1938年以来,当时有许多盲目的宣传队,有40多名成员,现在有8人。其中,五个人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光,三个人完全失去了他们的光感,陷入无尽的黑暗。
在这八个人中,有三个人已经结婚,目前只有两个人有妻子。
50岁的刘双明已经结婚了。30岁时,他患有眼疾,视神经萎缩。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见过任何东西,包括太阳。看不见太阳是盲人的底线,也就是说,他们对光没有感觉。两年后,他的妻子和刘双明离婚了,留给他几岁的女儿。刘双明,老幼,哭着把女儿扔给老母亲。她离开了距县城130多英里的车古村,加入了盲人宣传队。“有老人,有小人,一定有收入。”刘双明说道。
资深记者南洪翔在2003年采访刘双明后写道:刘双明的痛苦用刀子刻在他的脸上,他永远不会忘记。他总是静静地坐着,用完整但呆滞的眼睛看着前方,仿佛眼泪随时都在顺着他的眼睛流下来。“没用过,没用过。”刚刚进入盲人宣传队一年的刘双明,头上顶着一个大包,被打昏了。盲人导盲杖在他手里并不灵巧,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磕碰。
每年,当盲人宣传队结束他们的假期,在县城集合时,刘爽必须在黎明前起床,在离村子五英里的地方摸索,上班车,然后花大部分时间到达县城。在县城,他在舞台上生活了七八年。
这是一个被遗弃的阶段。自1990年以来,盲人宣传队发现了这个没人关心的地方,修复了背景,把它改造成一个小院子和几栋破房子,七八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甚至在盲人宣传队驻扎的县城里。
事实上,加入盲人宣传队并不容易。刘双明打了两年梆子,学过二胡和笙,2005年以后才有收入。“盲人宣传队实行工作点制度,并根据业绩贡献进行分配。头两年,它还是个学徒。球队同情我,给我额外的钱。”刘双明说道。
直到父亲去世,队长刘宏全才被允许加入盲人宣传队。刘宏全患有先天性小眼球和小角膜症状,是遗传性的。他的母亲是盲人。17岁时,她嫁给了一个40岁时还没有娶过妻子的工人。生下的四个儿子中有三个睁开了眼睛。
与盲宣队的其他队员相比,刘宏全幸运地成长在太行山盲宣的唢呐声中。在家里,他完成了在太原的盲人学校和学习健康按摩。毕业后在澡堂工作的刘宏全感到很沮丧,在澡堂拉二胡。老板说:“这是不对的。”。然而,刘宏全的父亲强烈反对他参加盲人宣传队,认为这太苦了,即使刘宏全在家里几次向盲人宣传队的老队员求爱。直到1995年父亲去世,刘宏全才最终回到大山。“自由在山中,快乐地歌唱。”刘宏全说道。
上辈子,下辈子
“梁那花开花落,撑起包间,下辈子好歹睁开眼,这算是奖励。
太行山花开了,但它不能走到尽头。在下辈子,我会莫名其妙地睁开眼睛,看着这个葛亮和沟渠。\”
太行山区盲艺人演唱的歌曲《前世今生》,名为左权县盲艺人秦书曲,又名左权盲曲。盲人所唱的曲调通过吸收其他地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如梆子、荷花、琴书、鼓书等,并结合左权县的地方民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曲调和地方盲唱形式。
左权盲人艺术家的技艺依赖于师生的口头传承。一方面,他们坚持原来的曲调和乐器,另一方面,他们坚持方言。
流传了几千年的左权民歌,分为三种形式:大强、杂曲和小调。近年来,《花腔》已为外界所熟知,并逐渐走出太行走向国际,成为山西民歌的重要代表。左权的《花腔》是一种小调,属于“民歌体”。它之所以被称为“开花调”,是因为它的歌词细腻新颖,以“开花”为对照。
“太行山区的人们因为艰苦的生活而看不到光明。它们每年开花时都会看到希望。因此,开花是一个以花为媒介的短句。”王站稳说,生活的现实使他们伤感、委婉、低沉,这与陕北民歌《新天有》唱出的豪放、轻松不同。
王站稳说,左权民歌的代表作《桃花红,杏花白》就是这样的。起初,这是一个女人在做针线活时流畅倾诉的悄悄话。
“太行山上的盲人不会数数,吕梁山和其他省份的一些盲人仍然靠数数为生。”刘宏清说,这是因为太行山区的盲人艺术家继承了传统的歌词和歌曲。
王站稳认为,《花腔》有两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一是抗战时期“从民间走向社会”。包括盲人宣传队、抗日军民唱的革命歌曲等。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老歌,充满了新词,被大力提倡成为鼓舞民族精神的战争歌曲。近年来,王站稳对150多首抗日民歌进行了研究和梳理。“很多歌曲中间,盲宣传队一直唱到现在,并为‘开花调’走向新中国人的人生舞台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宏清还说,左权抗日盲宣队的经验在整个太行革命区得到了推广,在武乡、襄垣、沁县建立了盲宣队。抗日战争催生了从边缘走向主流、从“娱乐民间”走向“图解政策”的盲目宣传队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十年也是如此。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过去两年。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左权民歌的传承和推广力度,不断举办左权民歌会议等活动,将左权民歌走出太行山,推向全国和国际舞台。“全国人民熟知的民歌有20多首,有的甚至成为影视剧的主题曲。一批唱民歌的艺术家组成了一个梯队。”王站稳说。
“今天山西最著名的民歌是左权民歌和河曲民歌。河曲民歌注重创新,而左权民歌则坚持传统刘宏清说道。继左权红色民间歌舞剧《太杭保姆》之后,当地政府正在根据盲人宣传队的故事,集中拍摄一部新剧《歌唱天堂》。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幸福的花朵在他们心中开放,情歌在风中飘荡,我们的心飞得很远。
期待美丽的革命理想,亲爱的人们携手前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这一“开花调”版本,曾被改编为央视的一个节目表演,现在也是一个由盲人宣传队表演的高频剧目。在第一场演出中,原歌手于淑珍坐在舞台下,当场落泪。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也是太行山“阿炳”迎来新生活的十多年。他们会感激三个人,即田青、雅尼和刘宏清。
2003年8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家田青在太行山发现了左权盲宣队的歌声。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写了一篇文章《阿炳还活着》,发表在《人民日报》和其他媒体上,引起了轰动。之后,田青带着盲人艺术家游览了北京的许多地方。这群消失在太行山的“阿炳”,引发了音乐的“原生态风暴”。浙江电视台的主持人雅尼已经拍摄和记录了他们十年的生活,并向更多的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刘宏全的哥哥刘宏清一直致力于通过采访和写作来宣传太行山区盲人艺术家的故事。
左权盲宣队每年都在山里游荡,并开始向山外转移。他们参加电视节目,比赛,甚至邀请表演。\”京广线上的大城市,除了郑州,基本上都在那里.\”刘宏全说道。
左权县中心的一个小院子成了他们的工作室,有一个非遗留的标志和一个“刘宏全民间音乐学习中心”。它曾是左权县一个局的办公室,院子里有十多个平房和独立的厨房、浴室和洗浴场所。刘宏全通常住在这里。其他人晚上回家。除了刘宏全,他们八个人都有一套廉租房。
刘双明在2010年搬进了一套52平方米的廉租房。在一楼,盲人宣传队的大多数成员都分布在他周围单位的一楼。“2005年后,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一年挣几千美元,现在每年去农村挣1万多元。”刘双明说,廉租房的成本是每年1130元。他享受最低生活津贴、一等伤残津贴和居民免费医疗保险。他支付年度社会保障的一小部分,而盲目的宣传团队承担大部分。
在家里,刘双明可以自己摸索厨艺。几年前,她的女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工作,独自生活的刘双明需要自己买菜做饭。“社区里有一家蔬菜店,可以舔米饭,用面条压面条,只需煎一道菜,就能应对过去。”刘双明说,2017年底,她的女儿结婚生子,女婿在县城工作。现在四口之家生活在一起,日子充满了味道。
盲人宣传小组最年轻的成员是44岁的李彦宏,自2015年加入以来,他从未去过农村。“五六年前,当我去农村的时候,我换了一个村子,花了一年时间才转过来。现在只需要几个月。”李彦宏说,现在道路越来越好,村庄也越来越少了,但它们每年都要再次转弯。
48岁的王树伟于2015年嫁给了在盲人宣传队为他们做饭的赵冬梅。这个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男人曾经是队里的帅哥。王树伟说他们自由恋爱。
王玉忠出生于1953年,20岁时,他的左手和右眼被雷管炸掉,他娶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现在,我的大女儿结婚了,我的儿子完成了大学学业,成家了,我自己的小女儿正在读研究生。
姚承江,1952年出生,仍然像个孩子一样生活。虽然她独居的老母亲已经90多岁了,但她每天都为他做饭,拒绝让他进厨房。她认为他又脏又隐形。“快70了,还有妈妈,幸福。”药成对姜笑道,眼里只有两道缝。
“从“谁说桃花红,谁说杏花白”到“桃花不再红,杏花不再白”,仍然是“桃花红,杏花白”刘宏全说,他们的盲人朋友珍惜幸福,心满意足。(记者孙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