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中国的食品价格稳步上升,玉米的增长更加明显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市场和信息技术司司长唐珂在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而言,中国目前的食品价格正在稳步上涨,不同品种之间的趋势不同,不同环节的价格波动也不同。7月份,大米、小麦和玉米市场平均价格为122.4元/100斤,同比分别上涨0.2%和1.7%,其中大米价格涨幅最小,其次是小麦,玉米价格涨幅更为明显,粮食在收购和批发环节的价格涨幅较大。
唐珂介绍说,中国食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有三个基本因素支撑:
一是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取得进步。粮食市场的稳定取决于生产。今年已经收获了夏粮和早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夏粮产量为2856亿斤,增长24.2亿斤;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0.6亿斤,连续7年下降后又恢复增长。水稻和玉米的年产量主要依靠秋粮。根据我部农情调度情况,今年秋粮面积稳步增长。虽然局部旱涝灾害严重,但灾后生产恢复及时有效,秋粮总体增长良好,粮食生产稳中求进的局面没有改变。如果在后期没有大的灾难,全年都将是丰收的一年。
第二,粮食储备充足。手里有食物,但我心里没有恐慌。近年来,中国的口粮库存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目前,全国大米和小麦库存水平大致相当于城乡居民的年消费量。尽管玉米库存消化得很快,但市场供应是有保证的。新冠肺炎爆发肺炎后,有关部门及时加强了储存和应急供应,市场供应稳定有序,市场不缺食品和油料。
第三,消费相对稳定。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食物消费是相对刚性的,而且一般不会逐年大幅减少或增加。受今年疫情影响,国内口粮消费有所增加,但境外消费有所下降,总消费量变化不大;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后,玉米饲养和深加工消费恢复良好,但实际需求稳步增长。早期,一些消费者和贸易商囤积粮食,这将在短期内刺激市场需求的波动,但不会改变粮食消费的变化趋势。换句话说,粮食需求的短期变化不会对粮食价格产生持久影响。
从后一个趋势来看,中国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是有充分保障的,我们有很好的基础来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运行。此外,大部分大宗农产品,如玉米和大豆,在世界上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国内粮食价格缺乏大幅上涨的条件。随着秋粮丰收,预计中国粮食市场将保持基本稳定。下一步,农业和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争取今年秋粮丰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粮食市场监管工作,确保城乡居民的“米袋”和“菜篮子”,为做好“六稳”和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唐珂强调,在新冠肺炎肺炎全球流行的背景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一些消费者出于防范风险的心理而购买更多的粮油,一些贸易商和农民出于对乐观市场前景的预期而适当储存更多的粮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避免随波逐流,防止因保管不当造成的浪费,防止后期因价格波动和下跌造成的损失。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中国粮食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粮食储备充足、粮油加工转化水平高、粮食市场调控和应急支持能力强、物流配送体系发达,国内终端粮油产品市场供应持续充裕,价格基本稳定。消费者绝对没有必要惊慌和恐慌,可以更冷静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