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战,决战胜利,扶贫,监管,无上限贫困县】学“真本事”,摘掉“穷帽子”
凉山州大力推进“智育双拥、增长知识、提高能量”工程,越来越多的彝区人民希望-
【决战、决战、扶贫、监管、脱帽贫困县】学“真本事”,摘掉“穷帽子”
工人日报-中国工业网记者孙丽娜陈芳辉紫云
在社区的彝族刺绣培训班上,28岁的顾笔金(音)来认真请教针法。上个月,他绣了10个钱包,赚了600多元。听说绣一双袜子的价格可以达到20元,她想得到《真经》,成为月收入四五千的“能人”。
“技能在手,总能找到赚钱的方法。”这位40岁的俄罗斯工人在为期7天的初级焊工课上非常投入。课程结束后,他将被吸收到附近的项目中工作。
8月29日,记者来到凉山州昭觉县木社区。作为四川最大的扶贫集中安置点,18000多人搬进了这个大社区。同日,昭觉县提高新农民素质“工程+技能”第二次培训班正在进行。彝绣、厨师、焊工等门类齐备,安置区数百人忙着学习工装。
目前,四川省凉山州大力推进“智力双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工程,学习“技能”正成为越来越多彝族人的共识。
学习赚钱的技巧
什么叫做“能力”?在古毕金的心目中,靠天气吃饭是“无能”的。学手工刺绣就是学“真本事”。
“过去,没有能力穷。现在必须珍惜机会,学好技能。”俄罗斯工人说,几年前,他在离家很远的建筑工地工作,挣的是辛苦钱。现在,有了好的政策,他想努力改变自己后半生的命运,摘下自己可怜的帽子。
彝族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获得知识和技能,昭觉县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培训深受木社区居民的喜爱。
在凉山州喜德县绵山镇,小山村农民夜校的建立是一个忽冷忽热的日子。萧山村曾是绵山镇唯一的贫困村,收入来源主要是土豆种植和牲畜饲养。由于缺乏科学的育种技术,过去作物产量低,牲畜经常生病死亡。2016年,萧山村建立了四川省第一所农民夜校。几年来,它已经成为农村扶贫的“助推器”。现在农民夜校教的课程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还会讲解扶贫政策,改变风俗习惯,工程施工机械等等。不想耽误农活时间学习的村民现在学习意识很强。
让孩子有未来
“我想当工程师”“我想当军人”……开学第一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新建教室里,凉山美姑县洛邑甘乡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分享着他们的梦想。
这所学校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办学之初只有19个班级和一名教师,教学设施差,教学质量差。得益于摆脱贫困的优惠政策,当地重建了一所新校园。学校规模已发展到19个班,1052名学生,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进入校园。学校教学部主任罗娟深受感动,因为家长要求孩子继续学业的信念越来越坚定。“过去,老师们为了控制辍学,会追着孩子跑。现在,家长应该亲眼看着孩子进教室。群众对教育的认知发生了很大变化!\”
“观念提高了,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前不久,四川省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吉浩也为大女儿吉浩的“早婚”求饶。这个懂事的女孩在家里最穷的时候选择了辍学去深圳工作,主动承担起家庭生活和弟弟妹妹继续读书的重担。最后,她回到了自己心爱的班级。
17岁的吉浩是一个对未来有梦想的女孩。这两年扶持扶贫的政策大大改善了她家的经济条件,她终于可以专心学习了。“坚持不放弃”“努力就会有收获”……在吉豪面对学习桌的墙上,有自我激励的小纸条。
“我想当医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季浩友告诉记者,在她学业有成的那一天,她一定会回到大梁山建设自己的家乡。
过真正美好的生活
凉山州作为“跨越千年的一步”,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贫困问题交织在一起,文化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相关数据显示,国家全部人口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而部分深度贫困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4年,很多村的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70%以上。不会说普通话影响日常交流和外出工作。
为了弥补历史债务,凉山州以“两保三保”为重点,坚持“锅里卖铁办教育”的理念,建立“一村一孩”学前教育中心,在彝族地区藏区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和“9+3”免费教育计划。围绕“以志济民、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使命目标,推出了“农民夜校”、“以购代捐”等多项创新措施,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实现一人培训、一家改变、一人脱贫、一人带动、引导群众主动脱贫。
因地制宜的一系列具体措施给彝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越来越好,贫困的代际传递被阻断。“学一技之长很重要,送孩子上学才是正道”——群众已经把真实的感受写进顺口溜,在大街上广为流传。
古比金莱和俄罗斯的工人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彝绣产品被市场接受,期待个人以高超的技艺被劳动力市场抢走。和他们一样,现在的大多数梁山市民都意识到,我们不能靠帮助脱贫,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迎来真正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