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的小康生活是这样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生活是怎样的?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西藏日喀则这些老乡的回答。
他依靠科技走向小康社会
26岁的丹·增拉杰(Dan Zengraj)穿着整洁的工装,拿着一张细孔渔网,俯身探索他面前的鱼仓情况,看起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养鱼户。丹增·拉吉在亚东有5年的鲑鱼养殖和管理经验,在当地堪称养鱼技术专家。
丹增·拉吉是日喀则市亚东县上牙洞乡嘎林岗村的村民。2015年,亚东县尝试人工养殖亚东三文鱼,引导当地人参与亚东三文鱼养殖业。21岁的丹增·拉吉成为第一批学习这项技术的人之一。“那时候我在工地上做苦力,每天扛着水泥和沙子建材,累得坚持不下去了。听说县里组织年轻人学习养鱼技术。虽然这是新生事物,但我觉得政府绝对不会骗我,所以我报名了。”
一旦我注册了并开始喜欢上鲑鱼,小鲑鱼也会激起丹增·拉吉居住的“死水”池。从最初学习阶段的月薪2000多元到掌握技能后的3000元,拉吉现在可以拿到月薪4700元,可谓“芝麻开花越来越高”。
“什么是小康生活?我现在就是这样生活的。比起在工地做小工,我更不想天天吃饭。现在穿着整齐,工资可观,离家近。我不提我有多美。我相信以后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丹增·拉杰自信地回答。
他用鲜花装饰了一个小康社会
“我还是喜欢开花植物。过几天去日喀则,还要多买几盆花,在阳光房养好。这松树不是比刚买的还长吗?”住在日喀则市甘坝县甘坝镇吉如村的次仁敦珠,唠唠叨叨地跟妻子汤姆说起他买花的计划。
曾几何时,在海拔5050米的吉如村,唯一能看到的植物,就是阳坡上的草。在国外做生意的次仁敦珠年轻的时候,在日喀则和拉萨看到了很多花草树木。刚开始的时候,他带着极大的兴趣带了几盆回家,因为最后环境没有活下来。
2015年,次仁敦珠把自己的房子翻了个底朝天,隔年在天井设置玻璃阳光房。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阳光房也充满了温暖。“有了阳光房,我又动了养花的心思。去日喀则自己补店的时候,买了三盆花。我到现在还没想出花的名字,但我知道我必须给我的家增加一些植物。看起来很温暖。”次仁顿珠笑吟吟地说。
如今,吉鲁村的许多村民家中都设立了日光室,每个人都纷纷将鲜花搬回家,以使生活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吃好住好,就是生活中的色彩太单调了,我们就在家养几盆花,时不时的浇水,让土壤变得疏松,人的心情和活力就不一样了。以前我担心吃饭。现在我有心思也有时间养花了。是小康社会吗?”次仁顿珠问道。
她以文明迎接小康社会
从他记事起,48岁的巴姆就充满了牛羊的味道:人住在二楼,牛羊养在一楼,牛粪饼放在炉子里烧,牛肉干放在桌子上。
巴姆的生活品味从2018年开始发生了变化。2018年,日喀则市康马县克拉乡巴姆村实施小康村民住宅改造工程。国家补贴8万,自掏腰包支付48万。Bam家新盖了400平米的房子。铝合金制成的大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房间。房间中央挂着水晶灯,地面铺着明亮的瓷砖。当地的著名画家被邀请在房间周围画西藏壁画…
房子变新了,但巴姆很担心:“新房子这么漂亮,然后把牛粪饼扔在墙上,在客厅里点个牛粪炉,我真的受不了。”
在女儿丹巴·杨总的建议下,巴姆购买了橱柜风格的空色调,20多平米的客厅不到十分钟就变得温馨起来;厨房配有液化气灶,打开蓝焰几分钟就能烧开一锅水;家里20多头牦牛也被送到村合作社托管喂养,新打扫的一楼被巴姆用来开小店。
“我在家里从来没有不好意思过,但是人和动物可以住在一起,夏天的味道很不好;冬天加热烧牛粪灶时,横梁被熏黑,衣服和鼻子上全是灰。现在生活的窗户很清晰,家里的气味很清新,一切都很珍妮弗。这就是我的小康生活。”(经济日报记者何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