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促进经济均衡复苏巩固经济发展成果——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长林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复苏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上升,部分地区明显好于预期。如何看待现在的经济形势?经济形势好还能继续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王长林。
经济发展正在实现三个有效转变
记者:8月份,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回升,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增多。如何用数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王长林:总的来说,正在复苏的中国经济正在实现三个有效的转变:
首先,经济已经从数量上的快速复苏转向数量和质量上的同步改善,经济复苏的有效性正在提高。
疫情没有明显反弹,预计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回到5%左右,第四季度回到6%左右。
新动能增强,企业效益明显提高。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快2个百分点。
第二,经济由供给驱动向供需双向改善、相互促进转变,经济复苏的平衡性不断增强。
自第三季度以来,生产继续加速,需求显著改善。生产方面,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虽然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3.6%,但降幅较前7个月缩小1.1个百分点。在消费方面,8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今年首次转为正增长。
三是经济由政策推动转向政策和市场推动,经济复苏协调性提高。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汽车市场、楼市、股市等主要市场迅速复苏,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加强就业政策的联系和准确性
记者:今年以来,虽然中国率先稳定就业,但总体上仍然面临很大压力。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哪些特点?疫情正常防控下,如何做好稳定就业工作?
王长林:大数据显示,前8个月,中国互联网招聘需求总计1.02亿人,8月份失业率逐月降至5.6%。
疫情爆发期间,中国通过8个方面、90项扶持企业稳定岗位的政策,充分促进了恢复工作和生产,最大限度地稳定了就业基础。
就业制度优势迅速转化,重点群体经受住了疫情考验。今年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40万人,但硕士研究生和专科生招生增加51万人,央企国企招生增加15万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生增加30多万人。八个企业双创新示范基地通过专项行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9.3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农民工就业基本稳定。
总体而言,投资与就业的联动明显增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制度环境加快优化,新的商业模式得到更全面的支持。新的就业形式也迅速增长。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众包经济这几年进步很大。远程就业和共享员工不仅解决了短期的迫切需求,也拓宽了中长期的就业渠道。
进入正常防控阶段后,要做好疫情复杂性及其对就业影响的充分准备,进一步加强财政货币政策与就业优先的衔接,进一步提高就业政策的准确性,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
预计投资将继续稳定和改善
记者:目前,中国投资增速逐月回升。这种趋势还能继续吗?如何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王长林:受疫情影响,年初中国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努力下,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投资增速逐月回升。第二季度投资增长4.8%,7月增长6.7%,8月增长8.4%,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
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产业继续是投资领域的“亮点”,高新技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增长交替领先。社会民生投资也快速增长,大部分行业投资表现好于去年。
企业复工生产水平继续提高,生产活力稳步恢复,企业效益也明显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地方病专项国债等资金陆续发行,为投资复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未来,投资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和改善的总体趋势。
要坚持资金、土地等要素跟随项目的原则,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第一,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两新一重要”领域,加快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水利等领域重大项目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实施。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地要加快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项目建设,加快发行和使用专项债券,尽快发挥专项债券的效益。
自第三季度以来,民间投资总体复苏势头强劲,民间投资与总体投资增长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要加快完善民间资本引进项目的有效性机制,规范公私合作模式的创新和推广,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试点,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全面均衡的经济复苏
记者: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为了完成年度经济目标任务,应该在哪些方面发力?
王长林: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需求方特别是消费的快速复苏,需求方带动供给方加快发展,推动经济全面均衡复苏。为完成年度经济目标和任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疏通经济循环障碍,大力促进经济均衡复苏,巩固经济发展成效-
宏观政策方面,重点保证财政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在促进供需平衡发展中,要注重扩大有效需求,促进供给改善和优化;
在应对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必须着眼于防范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和中美关系新变化;
在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时,要重点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等。;
在缓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压力方面,要重点缓解企业压力,改善经营环境;
在保障民生改善的同时,要以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稳定生活资料价格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