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要忘记苦难的记忆,珍惜复兴的雄心
——写在第七届全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休日到来之际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又是一年“12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公祭仪式上,尖锐的警报声将再次响彻全城空,既有哀悼,也有警醒。
国家银行做出了公祭,给我的死细胞献祭。自全国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设立以来,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和对灾难历史的深刻反思,正成为中国人民传承历史记忆的自觉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记住民族苦难
冬天,“哭墙”前,有无尽的悲痛。
11月2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葛道荣、石秀英、马廷宝、鲁红彩、艾宜英、余长祥以及部分遇难幸存者家属,聚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再次向遇难亲属送花,留下无尽悲痛。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来的。我很难不来!”家里九个人中有七个人被杀,夏淑琴老人的惊人身材是一年一度家庭节日的“象征”。截至目前,登记的幸存者只有73人。
白发老人在参加追悼会的人群中越来越稀少,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传递记忆的队伍中。
在公休日结束前,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走进纪念馆进行“先上课后去”的教育。他们参观历史展览,向受害者献花,重温民族苦难的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以前是学校的选修课,现在是留学前的‘必修课’。”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何成耀表示,南京市教育局和纪念馆联合打造紫金桥国际和平学校“行前课”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出国学生接受爱国主义与和平教育,奠定作为中国人的良好“背景”。
只有记住历史,才能在大海的横流中积累奋进的力量。
目前就读于美国杜克大学的李一章在2017年接受了“先上课后走”的教育。他说:“作为年轻一代,我深深感受到,祖国强大稳定的发展是我们追求梦想的前提,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创造,自觉维护。”
传承,守望相助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20多名外国人冒着生命危险谈判组建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南京最黑暗的时刻,设立了25个难民收容所,解救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
今年12月13日,主题展“命运与分享——约翰·拉贝及其家人与中国的友谊”即将拉开帷幕。后来,托马斯·拉贝发来视频信息:“拉贝家族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已经延续了四代。今年,我和家人也亲身体验了中国人的一句话——患难见真情。”
故事发生在疫情期间。今年3月中旬,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接到海德堡的电话。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的医生托马斯·拉贝(thomas rabe)要求中方向他和他的医院提供几种急需的抗流行病药物。
一场跨越80多年的互助行动迅速展开。中国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联系医药公司紧急增产,克服运输问题。最后,4月21日,托马斯·拉贝交付了指定药品、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
“在人类战争的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像灯塔一样,把光明与和平的曙光带给黑暗与恐怖中的人们……”12月5日上午,孟凡宇和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们正在南京小芬桥一号拉贝故居背诵《拉贝的诉说》这首诗。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生孙立群感慨万千。今年初一,她和同事火速赶往武汉50多天。“无论是83年前国际友人的无私慈善,还是今年湖北最美的医护人员逆行,都是同样的人道主义救援精神。”
“拉贝日记里的故事是两面的。一方面记录了战争和屠杀的残酷,令人心寒;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人类应该对人性有信心,对和平有信心。”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馆长杨善友说。
追求可持续和平
在公祭日附近,很多南京市民发现,部分地铁站内有“和平许愿墙”。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停下来,庄严地写下对和平的期望:“不要让和平之鸽嘴里的橄榄枝滑落”,“记住历史,珍惜和平”,“祖国繁荣,世界和平”…每个字都需要它。
经历过苦难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珍贵。
近年来,南京以捍卫历史真理、捍卫世界和平的信念,在国内外举办了一系列以和平为主题的活动。比如南京大屠杀历史展多次出国,幸存者及其幸存者举行证人证言聚会、和平交流活动。紫金桥国际和平学校向80多个国家的3 800多名学生提供和平教学服务…
每次光明前进,黑暗后退。这座曾经满目疮痍的城市,现在正闪耀着和平的光芒。
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加入了传播和平的行列。2019年5月,韩国女孩江哈娜在南京李记巷舒适站旧址展厅担任国际志愿者讲师。一年多来,她接待了许多来自韩国的团队。“让观众记住哪怕一个名字,一个单词,一个数字,我的解释都有意义。”
“83年,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现实的威胁始终存在。殷鉴不远,后人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自我维持,积累进取精神和高昂斗志。”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记者蒋芳、邱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