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世界巨变中引领前进
即将到来的2020年注定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历史铭记。
今年,新冠肺炎突然爆发的肺炎给世界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导人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深入开展国家元首外交,凝聚世界抗疫共识,推动国际合作,为中国的强大贡献力量。
今年,国际格局加快,人类再次站在未来和命运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顺应时代和世界的变化,着眼长远,围绕人类的发展方向,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引领正确的方向,提出了中国的规划和主张。
领导防治流行病的国际合作,深化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千里送羊,深交”,11月,蒙古国捐赠的第一批羊运抵武汉,一度“刷屏”中国互联网;“真情全在茶”,湖北人用茶和防疫物资“还礼”,编了一个“羊来茶走”和守望相助的故事。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与蒙古国总统巴图尔加举行了会谈。当时,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在新冠肺炎抗击肺炎疫情。会谈中,习近平主席介绍了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和措施,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有效应对疫情,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正是在这次会议之后,巴图尔加总统向习近平主席颁发了蒙古向中国赠送3万只羊的证书。
一年来,中国外交以国家元首外交为先导,以团结抗疫为主线,以对国家负责、对世界尽责为己任,让世界感受到了这个伟大的东方国家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自信从容的风范。
“重大传染病是全人类的敌人”;
“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中国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发展中国家疫苗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中国的贡献”;
……
曾出国一次,接待来访并出席在中国举行的7次仪式活动,与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交谈80次,以创新的“云外交”方式出席22次重要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作为领导人促进国际合作,展示了他在危机中的决心和勇气。
世界急需,中国向世卫组织和联合国新冠肺炎肺炎全球人道主义应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组织数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与其他国家毫无保留地分享抗疫经验;加入“新冠肺炎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20国集团债务减免倡议全面实施,23个发展中国家5月1日至今年年底到期债务本息偿还暂停,减免债务13.53亿美元。
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部署下,中国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遣36个医疗专家组;充分发挥医用材料产能最大国家的优势,向各国提供2000多亿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个检测试剂盒。
我们对自己人民的安全和健康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负责。“中国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要团结的——团结,团结,还是团结。”世卫组织总干事特德罗斯·阿德哈诺姆·格布雷耶苏斯评论说。
通过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中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的友谊在携手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中俄两国元首的四次通话,推动了新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完善。两国已成为维护全球战略格局稳定的重要力量;中欧领导人一致同意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深化互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面对中美关系的严峻形势,中国继续努力与美方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同时坚定捍卫自己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一年来,中国不断推动构建全面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为动荡变化时期的国际局势注入了确定性。
与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换书信,共同宣布珠峰最新海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授予柬埔寨王后莫尼列斯;在中缅建交70周年之际访问缅甸,将两国关系推向了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继续谱写两国在新千年友好的新篇章…在过去的一年里,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与非洲领导人举行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巩固和加强中非友好互助传统,为中非和国际抗疫合作注入强大正能量;他向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发来贺信,指出中阿两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合作…即使在千里之外的拉丁美洲,习近平主席也深感关切,与10位国家元首会谈,讨论中拉抗疫合作的伟大计划。一年来,在国家元首外交的领导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经受住了新的考验,展现了新的氛围。
分享开放的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贡献
12月12日上午,搭载日货的X8015/6列车从武汉吴家山站出发,开往德国杜伊斯堡。中欧列车(武汉)首先把日本货运到欧洲。武汉是第一个向世界报告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城市,现在又一次生机勃勃地产生,为海铁联运建立了新的国际运输通道。
七年前,习近平主席着眼于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七年后,当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时,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显示出充分的韧性,成为中国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拓展新的发展领域的重要平台。
贸易和投资逆势而动,中欧列车搭建了合作抗疫“生命通道”,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重大工程稳步推进…面对挑战,“一带一路”是水电,是稀缺的防疫物资,是有保障的工作,是沿线人民更有希望的明天。
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中国的对外合作将继续深化,并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新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和世界意义。
“互利共赢”,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坚定声音,看到了中国的坚定行动。
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分享机遇-
在疫情背景下,服务贸易博览会、广交会、世博会、东博会如期到达;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考虑加入《全面渐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外人员交流的“快速通道”和物资运输的“绿色通道”;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减少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规划发布实施…
切实有力的措施显示了中国进一步开放的气魄和决心。
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预计在未来10年进口超过22万亿美元。它致力于使自己的市场成为世界市场、共享市场和所有人的市场,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强大的力量和信心。
\”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扮演火车头的角色.\”瑞士经济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鲁道夫·明施说。
为应对新机遇、新形势,中国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守护蓝色星球-
“这场疫情是一场危机,但我们必须足够勇敢,在危机中抓住新机器,在变革中创造新局面。”6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通电话时,表达了对待疫情影响的辩证法。
后疫情时代应该遵循怎样的发展模式?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不能再“走只讲索取不投资、只讲发展不保护、只讲使用不修理的老路”,“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的“绿色复苏”。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增加其国家独立贡献,并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两个多月后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做出庄严承诺,如“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耗的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和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这是中国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也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
“我们言出必行!”习近平主席的词语是无限的。
“中国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投资新技术,让发展中国家看到发展与环保可以共存。”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的国际关系专家毛里西奥·桑托罗说。
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定地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
随着2020年的临近,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仍在每天造成全球数十万人感染和数万人死亡。
与此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欺凌正在抬头。人们担心世界是否会回到用拳头说话、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
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给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必须做出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历史的选择。”在联合国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
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不断团结各国人民的最大共同点,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指明方向,指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正确道路-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和过去一个世纪世界前所未有的变化相互影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
观察趋势的人是聪明的,跟随趋势的人是聪明的。
从倡导“践行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理念”、“合作应对挑战是国际社会的唯一选择”、“全球治理要坚持共享、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国要有大局观”,提出“单边主义无路可走”、“反对将疫情政治化、给病毒贴上标签,共同抵制‘政治病毒’”、“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最终只会损害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场合,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了中国的主张、反对和合作,并将其表述为多边中国,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深刻思想。
从中出发,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多边主义-
“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这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9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明确指出。
这一流行病加剧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失调和不匹配。这正是各方应该思考如何改进的地方,这绝不是重新发明轮子、创造另一套的理由。
积极推动在中国建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宣布设立第三个中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支持联合国在中国建立全球地理信息知识创新中心,建立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它承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将在2025年到期后延长五年,并将在未来五年向联合国妇女署再提供1000万美元…中国作为联合国第二大摊款国、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的出兵国,继续以实际行动主动支持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
正如古特雷斯所说:“在中国的支持下,联合国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
着眼长远,继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世界“日益成为你我之间的命运共同体”;七年后,一场流行病使世界更加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今年3月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吊唁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人类健康与健康共同体;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提出建设“健康与健康社区”、“安全社区”、“发展社区”和“人文社区”的重大举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系统阐述了建设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在人类未来和命运的交汇点,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在国家层面,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建立了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内,各方就围绕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国-阿拉伯、中国-拉美建立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提出的建立网络空、核安全、海洋和健康等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
“我们将一起战胜病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将帮助我们。”俄罗斯著名学者弗拉基米尔·贝克斯雷亚在文章中写道。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的历史。
用实际行动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七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桦郑明达潘杰朱超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12月28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