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922年交大毕业证是什么样子的?翰林捐父宝见中国路师赵祖康
大多数人知道赵祖康,是因为他解放前是上海市工务局局长、代市长,还是因为他解放后担任了民主党的重要职务,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赵祖康作为中国公路建设的先驱,是如何为国家修路的。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楼,赵祖康的儿子、中科院院士、上海市政府参事赵于1922年捐出其父交大毕业证。解放日报上官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1921年交通大学成立后发放的第一批学生文凭。同时,捐赠的物品中还包括工程师赵祖康、桥梁大师茅以升、建筑大师林同炎等重要文献。
1922年交通大学毕业纪念杂志赵祖康简介(提交文件:LS3-359)
[“必须修路救国,为书生而战”]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陶百康撰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赵祖康传》,这位堪称“中国公路大师”的交大杰出校友,深受孙中山先生“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青年时代就决定投身中国交通运输业。
当时中国公路总长只有两万多公里,各省独立,互不相连;工程技术缺乏标准;有路的人不多,以至于天气被雨挡住;桥梁多为木质临时,大江大河多用于人工摆渡;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汽车没有统一的车牌,不能过境,技术水平低,没有培训机构。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赵祖康曾经写过一句诗“救国图强必修路”。
他在负责公路建设期间,绘制并整修了江浙皖六条连接公路,为中国第一条公路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致力于发展中国公路运输的制度化:主持并参与制定了《公路工程标准》、《公路工程暂行标准草案》、《公路路面规范草案》、《公路交通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全国公路网络化、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西汉路宝鸡至汉中段第一高地“九甸梁”,
这个亭子的名字是赵祖康在1936年题写的
20世纪30年代,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他亲自主持建设了连接西北和西南大后方的三条干线,即Xi兰州、Xi汉中、乐山西昌。为了监督施工,他不遗余力。卫莱公路竣工后,他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一度情况危急。他还留下了一句诗“愿为祖国牺牲长久,愿余生吃药饵”。
1996年,陕西省宝鸡市公路管理局更名为赵祖康
专修西汉公路60周年
抗战爆发后,赵祖康主持建设滇缅公路,并在协调地方关系、加快工程进度甚至采购美国运输设备等方面进行实践。1938年11月,滇缅公路提前两个月建成,为团结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力量,共同抗击侵华日军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对滇缅公路建设的突出贡献,赵祖康还被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抗日战争自由勋章。
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赵祖康美国自由勋章,
以表彰他在二战期间对滇缅公路建设的贡献。
在这次捐赠中,有真实的实物体现了赵祖康在修建国道上所做出的贡献,如赵祖康在汉渝公路上的题词和题刻工艺——“蜀道何以难”和“秦川锁钥”。此外,还有赵祖康与茅以升、薛、等现代工程名人的几封私人信件。
【中英文齐头并进,文凭淡出科举】
有趣的是,由和赵捐赠的1922年赵祖康文凭也见证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赵祖康中国文凭
原来,1920年12月,北洋政府首席交通官、“交通救国”代表人物叶恭绰,于1921年8月1日第一次决定将交通部下属的三校四校(上海工业学院、唐山工业学院、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合并。
新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是学校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经董事会选举,叶恭绰出任交大校长,在京工作。北京、唐山、上海三校,简称“交大上海派”、“交大大唐派”、“交大北京派”。这是交大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交大三院也展开了史上第一次“院系调整”。按计划,上海学校专修机电系;唐派专攻土木工程;北京学校管理部。据此,上海学校土木工程系划归唐学校,铁路管理系划归北京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1921年7月,赵祖康随上海学校土木工程系转入唐学校。这就是交大颁发的这个文凭的由来。
毕业照交通大学
翻开赵祖康的这张文凭,我们可以发现,文凭的中英文版本是并行的,显示了晚清南洋公学成立以来“中西并重”、“海纳百川”的传统。赵祖康中文毕业证四面饰有麦粒图案,“交大”印章在毕业证左侧。“交大毕业证”底部刻有小篆。文中包含毕业生籍贯、年龄、学科、学位等信息,并赫然写有茅以升、罗等工程教育巨擘的亲笔签名和印章。
校史专家认为,与清末文凭相比,它淡化了科举的味道,更接近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文凭。除了中文文凭,还配一个英文文凭。证书名称为“交通大学”,英文校名下附有“土木工程理学学士”字样,翻译为“土木工程学士”。其中学士一词表示已达到本科四年学历,这是交大在国内较早实施现代大学学位制度的证据。
【工程名人和工程名校连锁】
赵祖康和他的母校不是一般的工程名人和著名工程学校的连锁。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侯少秋,为赵祖康的工程生涯奠定了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年轻的赵祖康第一次进入南阳校区,在那里认识了人生重要的思想引导者侯少秋,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在侯少秋的指导下,赵祖康投身五四运动,担任学生会主席,宣传进步书籍,组织学生运动。
1921年,徐家汇义务夜校全体师生合影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和侯少秋等人在五四运动洗礼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探索出了一条深化工农、开拓民智、改造社会的道路。这就是南洋义务学校的创办。作为主要负责人,赵祖康建立了义务教育学校制度,扩充了师资,讲授和编写了教材,使其向正规化、组织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24年至1925年间,南洋义学正式毕业生60余人,成为“劳工运动的中坚力量”。
同期,凌鸿勋校长是赵祖康进入工程学术奥林匹克馆的“引路人”。五四运动后,铁路工程建设先驱凌鸿勋继任南洋大学校长,继承和发展了“实力雄厚实事求是,实力雄厚务实兴业”的教育理念。在他任职期间,交大的工程教育开始在国内高校中脱颖而出。
赵祖康才华横溢,具有“工科与文学并重”的气质,在当时的凌鸿勋、茅以升等国内著名工科院校中,一直是一个年轻的人才。1925年秋,应凌鸿勋校长邀请,他回到母校担任助教和校长办公室秘书。除了协助教学,他还协助凌鸿勋整理留美期间带回的中英文技术资料。此前曾任东南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河海大学校长茅以升副书记,主编河海大学河海周刊。同时,凌鸿勋还派他去做《南阳巡刊》、《南阳季刊》的主编。还与凌鸿勋合作,首次完成了全国34所专业水平以上工业学校的工程教育调查,并共同发表了《工程教育调查与统计》一文,在国内工程教育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
1984年4月8日,交通大学校友会暨上海分会成立大会
(左起:茅以升、王道涵、赵祖康、邓旭初)
无论在哪里,在哪里工作,“老学长”赵祖康长期关注、回馈、支持母校发展,包括帮助学校成立上海校友会、整理战后学校事务、帮助修建新文志堂、恢复重建土木木系等。他可以成为每一个重大事件的“大师级领导”和“主唱”之一。
来源|焦大档案文化管理中心
看新闻等。
编者|卢新宇
负责编辑|金雪·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