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文泓改口:新冠肺炎进化成人类常驻病毒,未来抗疫主要靠这个
虽然市人大请了全假,但市人大代表、华山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张文泓向大会提交了建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建议。
张文泓指出,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传染病的威胁,特别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因为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全球疫情已经扩散,经过冬季,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零星和暴发。“SARS-CoV-2已经从自然界的一种新病毒逐渐演变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常驻病毒。下一阶段的反新冠肺炎将进入持久战。”张文泓说。
他认为,为了把上海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公共卫生城市,上海必须有能力应对继新冠肺炎之后新的传染病的袭击。未来防疫的艰巨和长期挑战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如果把病毒和疫情初期的意愿相比较,通过非医疗干预手段控制病毒,那么以后还是主要依靠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先进的公共卫生体系。”
长期抗疫必须依靠公共卫生系统
张文泓指出,基于当前新形势和医疗防控体系的特点,是时候不等人地推进20个公共卫生项目建设了。在他看来,目前该市公共卫生临床系统的覆盖面不足以应对持续的公共卫生挑战。自疫情爆发以来,上海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总体表现良好,并通过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聚集全市力量,有效应对了国内外输入性疫情。但聚集全市力量只能是应急,无法应对长期的疫情和后续的抗疫常态化。就长期的防疫而言,要依靠全市均衡的公共卫生体系,在日常工作中落实防疫工作,确保全市对传染病入侵的敏感性和传染病的正常控制,以确保城市的安宁和政治经济生活的有序发展。
除了加强疾控中心的体系建设,上海各大医院的传染病和传染病建设普遍薄弱。目前华山、中山、瑞金、六院、九院只有5家三级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五院只有3家二级医院。一旦对外开放,疫情就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只有加强建设,才能应对疫情的长期和常态化,确保公共卫生预警系统的敏感性和治疗系统的完整性。
张文泓指出,中国传染病学科体系已经过时,需要更新和发展,以应对传染病谱的变化和新传染病的挑战。面对城市老龄化的不可控风险、耐药菌感染的蔓延、输入性疾病的增加和未知传染病的风险,未来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的需求是多样化、开放和多变的,包括但不限于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还面临着其他各种病毒性传染病和细菌真菌病的挑战,以及医院感染控制和细菌耐药反应的艰巨任务。在这种新形势下,确保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临床体系建设,即实现传染病学科体系现代化,实施多学科协作,建立集传染病、传染病、疾病控制、新诊断技术和药物研发为一体的三维现代传染病学科体系和研究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
“要战胜疫情,迎接未来公共卫生的挑战,最终还是要靠科技力量。”张文泓表示,希望政府加大科技研究的整体布局,建设与特大城市相匹配的强大防控网络,为疫情预警和治疗的正常化提供支持。建设高标准的国家传染病防控应急平台和上海市各类应急检测实验室,建设国际先进水平、开放共享实验平台、细菌病毒种子库、生物样本库、基因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平台、疫苗临床试验中心等重大设施。实施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达标建设和能力提升项目等。建设一个由科技授权的公共卫生体系,应该是上海这个最安全的公共卫生城市的特色。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储备”
针对这些问题,张文泓建议上海市实施传染病防控体系规范化建设。建议进一步梳理上海市现行疾控体系,找出不足,进一步补充各级疾控体系在技术和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在医院疾病控制体系建设中,感染和传染病建设标准必须纳入医院等级评价标准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推进分级、分区域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完善救治网络,形成了“市级定点医院-市级诊疗中心-区域诊疗中心-区级诊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的传染病临床诊疗体系。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储备”制度。
同时,他建议实施公共卫生和传染病人才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学科的结合,加大疾病控制体系和临床感染与传染病治疗体系的人才建设和储备。目前,医院感染和传染病学科人才流失严重,收入与相同的内外科相比差异很大。感染和传染系统的工作量分布在传染病的治疗、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控制等方面。这些任务通常并不是说医院业务的工作量不能用医院的绩效来衡量,而是应该作为公共卫生系统的一部分给予适当的支持。建议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保障投入。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情况和公共卫生任务考核情况,按照相应的预算管理办法予以保障。
此外,张文泓表示,要加强公共卫生科技研究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平战结合、预防与应急结合、科研与治疗结合、防治结合,加大科研投入,满足“可追溯、可诊断、可预防、可治疗、可控制”的需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的科技研究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公共卫生系统科技研究和应急能力建设,在临床诊疗、医疗器械和诊断产品、药物和疫苗研发、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水平的基础、临床和产业平台,充分发挥中医药原创和科研优势。围绕公共卫生发展需求,已布局的市级重点实验室、相关公共卫生协同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新R&D机构要以公共卫生挑战为核心,加大科研和应急保障能力,有效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基地。同时,要加快公共卫生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转化中心和临床研究平台,帮助公共卫生产业转型,在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快创新药物、疫苗、检测产品和医疗器械的应用,加快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技术和临床应用经验的推广。
栏目编辑:张军
文字编辑: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