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测量可可西里湖水下地形数据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领导的第二个青藏高原湖泊演变与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小组对可可西里地区的主要湖泊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首次获得了该地区大中型湖泊的水下地形、水质剖面等数据,钻取了迄今为止最长的岩心样品,填补了该地区湖泊基础地理信息的空白,为“亚洲水塔”湖泊的变化、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区域水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
青藏高原是中国三大湖泊之一。其湖泊面积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50%以上。青藏高原上的湖泊面积近5万平方公里,近几十年来变化非常剧烈。第一次青藏科学考察的湖泊水深和水质数据仅限于近岸湖泊区域,代表性不够,基本没有完整的水下地形测量,留下了大量空白区域,极大地限制了青藏高原湖泊水文条件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变化研究小组研究员、第二届青藏高原湖泊演变与气候变化响应科学研究小组组长朱丽萍说,可可西里地区是当前青藏高原湖泊调查的一个空白区域。这项调查是对该地区湖泊的全景扫描。该研究团队由来自五个单位的28人组成,包括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2019年10月15日,它从青海省脱脱河以北的二道沟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它持续了32天,覆盖了1400公里。这条路线覆盖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整个地区。
本次调查首次全面测量了该地区7个主要湖泊,即地拉湖、乌兰湖、西金乌兰湖、乐秀湖、太阳湖、可可西里湖和盐湖的地形和水质剖面数据。湖面总测线1280公里,水深2330平方公里。研究小组还收集了7个湖泊沉积物样本、25个湖泊和河流水样本、102个表层土壤样本和10个10至40米范围内的湖泊核心。其中,可可西里湖和乌拉湖的湖芯是该地区迄今为止最长的主要湖泊样品,能够反映该地区近一万年来的气候变化和湖泊环境演变过程。
调查结果表明,与藏南同类湖泊相比,该地区湖泊具有水深相对较小、湖区扩展明显的特点。其中,蒂拉斯湖最深的部分只有9.7米,西金乌兰湖的平均深度只有5.4米。近几十年来,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该地区湖泊面积明显扩大,水量增加,大多数湖泊扩大了20%以上。其中,永红-西金乌兰湖扩张最为明显,面积从416.1平方公里增加了近一半,达到615平方公里。随着面积的扩大,许多湖泊的盐度也降低了。
今后,科研团队将根据这些数据,通过数字地面高程数据和实测湖泊面积-水量模型,估算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及其变化,并分析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研究亚洲水塔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自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启动以来,湖泊演变和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小组已经获得了70多个湖泊2万多平方公里的测量数据。2020年,科研团队将继续在青藏高原开展湖泊调查,最终将获得近100个湖泊的实测水深数据。
责任编辑:约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