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颗粒归仓!山东麦收基本结束
来源:大众日报
颗粒归仓!山东麦收基本结束
今年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个同时增加”良好态势
据农情调度,截至6月23日,山东小麦收获基本结束。得益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今年小麦生产呈现出面积、单产、总产“三个同时增加”良好态势,有望再获丰收。
为提高种粮积极性,山东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20年共有99个县进入国家级产粮大县奖励范围,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8.25亿元。去年12月底,省财政拿出4000万元对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9个设区市给予奖励。同时,坚持以小麦种植面积为依据,向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自2015年以来每年落实补贴资金约77.5亿元,补贴资金通过“齐鲁惠农一本通”直接发放至农户手中。加大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的保障力度,全省三大主粮作物投保率超过75%。
坚持“藏粮于地”,截至2020年山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13万亩。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产能明显提升。据调查统计,一般粮食产量提高10%-20%,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占全省耕地面积55%的高标准农田,生产了75%以上的粮食。
坚持“藏粮于技”,山东选育推广了济麦系列、山农系列、烟农系列等一大批小麦高产稳产品种,其中仅“济麦22”一个品种,推广面积就占到全省小麦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良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7%。同时,普及推广了深耕深松、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氮肥后移等关键增产技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科学高效种粮、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生力军”。山东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办,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推进服务带动型适度规模经营,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绿色化水平。截至去年底,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13.6万个,占全国的10%以上;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5亿亩次,占全国的近10%,其中托管粮食面积占总托管面积的55%。
为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大型复式、智能化农业机械尽锐出击。今年“三夏”,全省投入8公斤以上喂入量的收割机5.2万台,带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527台,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11.3万台,捡拾打捆机32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2万台,烘干机812台。自6月9日至14日,连续六天收获高峰,突击收获小麦3034万亩。各地大力推行“小麦机收—秸秆处理—玉米机播”一条龙作业模式,小麦机收与玉米机播压茬进行。小麦机收率99.6%,已播种玉米4052万亩、机播率98.3%,小麦机收率、玉米机播率均创新高。
我省树牢“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麦收期间,以“精细高效、提质减损”为主题,在全省10个县组织100名机手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据专家现场实测,10个赛场的平均机收损失率为0.857%,随机抽查地块平均机收损失率0.97%,均低于2%的作业质量标准,以此带动形成了机手比学赶超、全社会关注支持机收减损的浓厚氛围,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记者 毛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