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上半年平稳有序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7月18日下午,在北京市COVID-19肺炎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晓军简要介绍了北京市COVID-19肺炎相关情况,并介绍了上半年免疫规划接种情况。
高晓军介绍,7月17日零时至24时,北京市无新发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连续12天无新发确诊病例。根据评估,丰台区马家铺街连续14天无新的本地确诊病例,中危区调整为低危区。目前,丰台区有一个中等风险区,即胡阿祥(区域)乡。丰台区其余街道为低风险区,其他区的街道和乡镇均为低风险区。
自疫情爆发以来,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协调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市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并在COVID-19发布《肺炎疫情期间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指导意见》,引导市民在疫情期间合理安排接种计划,科学保护市民,减少疫情对疫苗接种的影响。二是按照统一要求,全市所有疫苗接种点在坚持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在国家免疫规划中优先安排疫苗接种、补种等后续剂量,确保疫苗接种效果。三是利用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宣传贯彻国家《疫苗管理法》,切实增强居民预防接种意识和法律意识。
全市450个常规免疫规划诊所在疫情期间没有中断服务,继续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截至6月底,全市儿童免疫接种211.8万次,接种率为99.8%,略高于2019年同期99.4%的水平。全市疫苗接种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稳定、扎实的态势。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2007年,我市在中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中实施了免费流感疫苗接种,同时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省市。2018年,登记的65岁以上老年人将被纳入免费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18种疫苗可预防疾病,是全国疫苗种类最多、计划免疫覆盖面最广的省市之一。
预防接种工作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市民的健康,而且大大降低了我市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居民的健康寿命和预期寿命。截至2019年,全市已连续34年无野生脊髓灰质炎病例,连续23年无白喉病例。乙肝表面抗原在整个人群中的患病率下降到2.7%,在25岁以下人群中的患病率不到1%,为全国最高水平。麻疹、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日本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疫苗接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采取积极措施,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倡导公众积极接种疫苗,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共同保障自身和群体的健康和安全。
下一步,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市将继续稳步推进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工作,继续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强预防接种场所的日常通风消毒、温度测量、代码检查和维护。米粉等措施确保每个接种点的环境安全;依法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要求,为接种对象提供安全的预防接种服务;公众可以联系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预约接种,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时间,避免人流高峰,减少人群聚集。
附件:
我市有19种常规免疫规划,可预防18种传染病。这19种疫苗分别是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脱细胞三联疫苗、麻风病疫苗、麻疹疫苗、三联疫苗、三联疫苗(适用于成人和青少年)、甲型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甲型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肺炎。